[发明专利]内径带槽轴承的内径主动测量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07129.0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良;赵志强;李春晖;王恩来;肖壮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2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径 轴承 主动 测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加工主动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内径磨加工主动测量机构,适用于内径带槽轴承、关节轴承及其它内径带槽内径磨加工的主动测量。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内径带槽轴承内径磨加工以定程磨削来控制尺寸公差,电磁无心夹具内径定程磨削受被加零件外径尺寸公差影响,断续磨削加工,砂轮脱落快,加工出零件尺寸散差大、尺寸废品率高。由于内径带槽轴承内径带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主动测量机构,现有的主动测量机构或方法都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内径带槽轴承内径主动测量机构,磨加工用主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在线加工轴承套圈内径加工尺寸,提高磨加工效率和加工尺寸公差准确性、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径带槽轴承的内径主动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表钩及测头、一个上测量杆和一个下测量杆;其中,表钩包括一个带螺孔的表钩座及从该表钩座上部平伸出的表钩杆,测头为弧形,固定在表钩杆外端下侧,测头弧形半径与待侧轴承内径半径相同,测头弧长大于待侧轴承内径上的槽宽;上测量杆由上测量座、上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和上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构成,上测量座与上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通过第二固定螺钉连接,上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与上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通过第三固定螺钉连接,上测量座上设有第一固定螺钉;下测量杆由下测量座、下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和下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构成,下测量座与下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通过第五固定螺钉连接,下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与下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通过第六固定螺钉连接,下测量座上设有第四固定螺钉;二个表钩分别通过表钩座的螺孔固定在上测量座、下测量座上。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表钩为不锈钢表钩,测头为YG8硬质合金材料的测头。
采用本发明内径带槽轴承的内径主动测量机构直接测量在线加工轴承套圈内径加工尺寸方法的步骤是:
1、首先将装配好的上测量杆、下测量杆分别固定在表机上;
2、在上测量杆、下测量杆的上测量座、下测量座上分别安装上表钩、下表钩;
3、对上、下表钩测头的测点与零件内径接触点进行调整,使上、下表钩测头的测点与待侧轴承内径最大点接触,调整上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和下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角度使上、下表钩测头的测点与待侧轴承内径成线接触,调整上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和下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角度使上、下表钩测头的测点与待侧轴承内径接触在一条线上。
本发明具有操作调整方便,动态测量准确,加工零件效率高,产品合格率高的特点。本发明主要用于内径带槽轴承、关节轴承及其它内径带槽内径磨加工的主动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径带槽主动测量表钩结构简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测杆结构简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下测杆结构简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径带槽产品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由二个表钩1-1及测头1-2、一个上测量杆和一个下测量杆构成。表钩1-1包括一个带螺孔的表钩座及从该表钩座上部平伸出的表钩杆,表钩1-1为不锈钢表钩。测头1-2为弧形,由YG8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固定在表钩杆外端下侧,测头1-2弧形半径1-3与待侧轴承内径半径R相同,测头弧长1-4大于待侧轴承内径上的槽宽4-1。上测量杆由上测量座2-1、上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2-3和上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2-5构成,上测量座2-1与上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2-3通过第二固定螺钉2-2连接,上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2-3与上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2-5通过第三固定螺钉2-4连接,上测量座2-1上设有第一固定螺钉。下测量杆由下测量座3-1、下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3-3和下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3-5构成,下测量座3-1与下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3-3通过第五固定螺钉3-2连接,下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3-3与下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3-5通过第六固定螺钉3-4连接,下测量座3-1上设有第四固定螺钉。二个表钩1-1分别通过表钩座的螺孔固定在上测量座2-1、下测量座3-1上。
本发明实施步骤是:
1、首先将装配好的上测量杆、下测量杆分别固定在表机上;
2、在上测量杆、下测量杆的上测量座2-1、下测量座3-1上分别安装上表钩、下表钩1-1;
3、对上、下表钩测头1-2的测点与零件内径接触点进行调整,使上、下表钩测头1-2的测点与待侧轴承内径最大点接触,调整上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2-5和下上下角度可调测量杆3-5角度使上、下表钩测头1-2的测点与待侧轴承内径成线接触,调整上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2-3和下左右角度可调测量杆3-3角度使上、下表钩测头1-2的测点与待侧轴承内径接触在一条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7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