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基板栅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06922.9 申请日: 2012-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3510041A 公开(公告)日: 2014-01-15
发明(设计)人: 张浩;黄一兵;曹高萍;徐斌;王惠平;杨裕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永兴惠友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3C8/12 分类号: C23C8/12;H01M4/62;H01M4/66;H01M4/86;H01M4/90
代理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专利服务中心 11046 代理人: 刘永盛;林英
地址: 10019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钛基板栅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钛基板栅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工程领域。该钛基板栅有望应用于电动车、电动工具、脉冲发射以及军工等领域的铅酸电池。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从天然矿藏能源到电能的利用代表了科技发展的历程。近代,特别是上一世纪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致使以石油为主的传统化石能源日趋紧张,且造成大气污染越发严重,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成为21世纪的严重挑战。电能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洁净的能源,任何其它资源利用一般都必须使用电能,电能的储存、转化、输送都用到电池/电容技术。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车和混合电动车HEV)无污染、使用成本低且有望调谐电网系统夜间的谷电,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趋势。铅酸电池因其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制备、维护工艺成熟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在电动车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比能量、比功率低、循环寿命短的缺点制约了其在电动车上的应用。

铅酸电池比能量、比功率低,主要是因为电极活性物质占器件重量比太小,且活性物质利用效率较低。在当前铅酸电池中,集流体一般为铅质板栅,其重量常常占到铅酸电池器件的20%以上,严重制约了铅酸电池比能量的提高。若将铅质板栅换成较为轻的钛基板栅,则器件比能量能得到有效提高。

钛的表面有一层氧化钛钝化膜,该钝化膜导电性差,若直接将钛基板栅用作铅酸电池集流体,则铅活性物质与钛基板栅界面上会产生较大接触电阻,制约铅酸电池比功率。若对钛表面的二氧化钛钝化膜进行处理,将其变成导电的亚氧化钛膜,便能制备出性能优异的铅酸电池集流体。

亚氧化钛电极材料是由称作Magneli相的不同价态的氧化钛所组成的多晶无机材料。Magneli相是一系列钛的非化学计量氧化物的通称,其通式可表述为TinO2n-1(其中4<n≤10),包括Ti4O7,Ti5O9等亚氧化钛相,由X射线学家Magneli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确认它们具有独立的,可识别的晶体结构和明显不同的物化性能。

Megneli相亚氧化钛电极材料具有非常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电化学性能:

1.室温下良好的导电性:各种组分的亚氧化钛都具有导电性,其中Ti4O7和Ti5O9更是具有类金属的导电性,且Ti4O7的导电率达到了1500S/cm,超过了石墨。由于亚氧化钛电极材料为多晶相化合物,实际导电率由高导电率相的含量所决定,Ti4O7和Ti5O9含量高的电极材料导电率更为优越.

2.极强的化学稳定性:亚氧化钛在强酸(H2SO4,HNO3,HCl甚至HF)和强碱溶液中都表现出非常高的稳定性,如在室温4mol/L的硫酸中,其半腐蚀周期达到50年。

3.独特的电化学性能:亚氧化钛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惰性和极高的析氢析氧过电位,既可作为阳极也可作为阴极使用。

4.机械强度高:亚氧化钛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机械冲刷能力。

Magneli相的亚氧化钛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性能使其在化学储能、催化、防腐、环保等领域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1983年,英国IMI Maston Ltd公司的Hayfield首先提出了用亚氧化钛TiOx(X=1.55~1.95)作为电极材料使用并申请了专利(USP4422917)。在此专利中,Hayfiled提出了制备亚氧化钛的方法:先将二氧化钛与有机粘结剂混合后压实成型,置于空气中于950~1600度烧结;然后在氢气中于1200度还原4小时得到TiO1.75为主晶相的电极材料,其电阻率为1000*10-6欧·厘米。同时,该专利对得到的亚氧化钛的化学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在165g/L的含有微量氯离子和氟离子的硫酸中,亚氧化钛和钛金属的腐蚀失重分别是0.019g/m2·day和30.2g/m2.day,可见亚氧化钛的化学稳定性远远高于钛金属,显示出优异的抗化学腐蚀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永兴惠友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1部队;永兴惠友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