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吸附流化床及利用其进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4145.4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彤;唐思;何钟怡;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42;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突发性 水污染 应急 处理 吸附 流化床 利用 进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安全防控应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吸附流化床及利用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持续发展,全国水污染重大突发事故屡有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水资源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力等原因,使污染物流入河流湖泊致使水资源受到污染的突发性事件,它不同于一般的水污染,具有极强的不可预见性和多样性,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污染物泄露排放,危害严重,处理处置难度大。
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针对具体污染物快速有效的处理技术的研究往往不足,因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损失。目前,根据污染物的特性,有关应急处理技术可分为4大类,吸附技术、化学沉淀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及强化消毒技术。其中吸附法作为应急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可用于处理大部分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如酚类、农药类、石油类、镉等。吸附流化床更是具有吸附剂与吸附质两相间的接触程度大,传质吸附性能优良、连续操作处理量大等优点。
一旦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会遇到的种种限制性,如空间局限、时间局限、供电局限等,因此对应急水处理的快速性提出了要求:1、应急设备应能快速组装且储放运输便捷;2、去除效率高,水流通量大。
发明内容
针对应急处理快速性的要求,考虑在污染云团尚未完全扩散的情况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吸附流化床及利用其进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应用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吸附流化床包括进水口1、流化床主体床体和出水口5,流化床主体床体包括配水区2、流化吸附区4、液固分离区6,配水区的下端为进水口1,配水区2的上端与流化吸附区4相连,流化吸附区4的上部为液固分离区6,液固分离区6的顶部为出水口5。
本发明利用上述吸附流化床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处理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在突发性污染输水渠节制闸的前端安装绞手架,在绞手架内部纵横交错的填充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离子交换树脂等颗粒状吸附剂筑成吸附墙体;在吸附墙的迎水面安装吸附流化床,吸附流化床固定在绞手架上,通过调节虹吸管出水口和节制闸门的高度,控制输水渠内水位,使吸附墙两端水面高度差达到流化床虹吸要求,通过虹吸作用将水引入流化床内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的水通过流化床上端相连的出水管排入吸附墙背水面。
方法二:将吸附流化床安装在跟随污染团移动的船上,用泵将污染团吸入其进水口,经流化吸附处理后的水由出水口排出回到水体中。
本发明的特点是能快速组装且储放运输便捷,操作简单,去除效率高,水流通量大,能用于有机物或重金属的应急吸附处理。当进水流量为9.8L/min,活性炭粒径为0.55~0.17mm、投加量为1200g时,15分钟内,总量3g,浓度100mg/L苯酚的去除率为98.5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吸附流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吸附流化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吸附流化床包括进水口1、配水区2、多孔板布水器3、流化吸附区4、液固分离区6和出水口5;配水区2主要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为一渐扩柱体,下端为进水口1,上端为多孔板布水器3,多孔板布水器3的下端覆有一层滤网,多孔板布水器3及滤网由法兰7固定,多孔板布水器3的上端与流化吸附区相连,流化吸附区4为一直圆柱筒体,内部装有用于吸附污染物质的吸附剂,吸附剂高度小于等于流化床吸附区高度的二分之一,流化吸附区4的上部为液固分离区6,液固分离区6为渐扩式,由渐扩段和扩大段组成,扩大段顶部为出水口5。
如图2所示,在输水渠节制闸前端安装绞手架,通过在绞手架内部填充编织袋装填的吸附剂筑成吸附墙体,在吸附墙体的迎水面一定高度处安装吸附流化床,安装高度保证流化床底部与水面高差不超过5m,通过调节节制闸门的高度控制输水渠内水位,使吸附墙两端水面高度差达到吸附流化床虹吸要求,水流在虹吸作用下从进水口1进入,经过配水区2的缓冲后,由多孔板布水器3均匀布水,自下而上通过流化吸附区内4的吸附剂床层,吸附剂可以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离子交换树脂等颗粒状吸附剂,使其达到流化状态,充分接触后,进入液固分离区6,在此区内吸附剂由于水流速度变小而向下沉降,水流由液固分离区6扩大段顶部出水口5流出,经出水管排入输水渠下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