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吸附流化床及利用其进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4145.4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彤;唐思;何钟怡;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42;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突发性 水污染 应急 处理 吸附 流化床 利用 进行 方法 | ||
1.应用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吸附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流化床包括进水口(1)、流化床主体床体、出水口(5),所述流化床主体床体包括配水区(2)、流化吸附区(4)、液固分离区(6),配水区的下端为进水口(1),配水区(2)的上端与流化吸附区(4)相连,流化吸附区(4)的上部为液固分离区(6),液固分离区(6)的顶部为出水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吸附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区(2)为渐扩柱体,下端为进水口(1),上端为多孔板布水器(3),多孔板布水器(3)的下端覆有一层滤网,多孔板布水器(3)及滤网由法兰(7)固定,多孔板布水器(3)的上端与流化吸附区(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吸附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吸附区(4)为直圆柱筒体,内部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或离子交换树脂颗粒状吸附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吸附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固分离区(6)为渐扩式,由渐扩段和扩大段组成,扩大段顶部为出水口(5)。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流化床进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在突发性污染输水渠节制闸的前端安装绞手架,在绞手架内部纵横交错的填充吸附剂筑成吸附墙体;在吸附墙的迎水面安装吸附流化床,吸附流化床固定在绞手架上,通过调节虹吸管出水口的高度和节制闸门的高度,控制输水渠内水位,使吸附墙两端水面高度差达到流化床虹吸要求,通过虹吸作用将水引入流化床内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的水通过流化床上端相连的出水管排入吸附墙背水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吸附流化床进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用编织袋装填;吸附墙体的宽度与输水渠宽度相等,高度不超过节制闸门最高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利用吸附流化床进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或离子交换树脂颗粒状吸附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吸附流化床进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出水管安装在吸附墙顶部,一端连接流化床出水口, 一端伸长至吸附墙背水面的水面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吸附流化床进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墙两端水位高差保持在0.1~5m,吸附流化床安装高度为流化床底部与水面高差不超过5m。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流化床进行突发性水污染应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将吸附流化床安装在跟随污染团移动的船上,用泵将污染团吸入其进水口,经流化吸附处理后的水由出水口排出回到水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1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