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钣金运输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03329.9 | 申请日: | 2012-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陆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平冶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钣金运输车。
背景技术
钣金至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根据国外某专业期刊上的一则定义可以将其定义为: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动词,对钢板、铝板、铜板等金属板材进行加工。钣金由于比重宽,而且重量比较沉,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存着不方便,需要一种小车,来方便钣金件的运输,如中国申请号200620110319.0 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运输车。包括有车体、车架,车体由底架、行走轮组成,行走轮安装在底架的下方,车架安装在底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成本低,适用于钣金件的运输。但是,这种运输车的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而且使用的灵活度不佳,不能对车身进行灵活变化,且生产成本较高,所以不利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钣金运输车,从而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钣金运输车,能够解决传统的钣金加工中不方便运输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钣金运输车,包括第一侧台面,所述的第一侧台面下方嵌接四根支撑腿,所述的支撑腿中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的第一侧台面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其别一侧设置固定夹,所述的第一侧台面为铝合金,第一侧台面的下方安装有第二侧台面。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腿下方连接移动轮,所述的移动轮的中间设置有固定手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侧台面的尺寸小于第一侧台面的尺寸,第二侧台面可以沿第一侧台面进行滑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卡槽及固定夹的数量均为二个,第一侧台面和第二侧台面四周设置有过渡平滑的圆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方便在钣金件加工时对钣金的运输,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不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对手或身体的碰伤,安全性能好,采用了可分离式结构设计,可以根据材料的长度和高度要求,来灵活调小车的尺寸,使达到最佳的尺度,节省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给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一种设计新颖的方案,利有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钣金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钣金运输车,包括第一侧台面100,所述的第一侧台面100下方嵌接四根支撑腿120,所述的支撑腿120中间设置有伸缩杆121,所述的第一侧台面100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40,其别一侧设置固定夹150,所述的第一侧台面100为铝合金,第一侧台面100的下方安装有第二侧台面130。所述的支撑腿120下方连接移动轮,所述的移动轮的中间设置有固定手柄。所述的第二侧台面130的尺寸小于第一侧台面100的尺寸,第二侧台面130可以沿第一侧台面100进行滑动。所述的卡槽140及固定夹150的数量均为二个,第一侧台面100和第二侧台面130四周设置有过渡平滑的圆角。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方便在钣金件加工时对钣金的运输,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不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对手或身体的碰伤,安全性能好,采用了可分离式结构设计,可以根据材料的长度和高度要求,来灵活调小车的尺寸,使达到最佳的尺度,节省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给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一种设计新颖的方案,利有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平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平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3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