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1974.7 | 申请日: | 201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兆棠;张涛;张恒;陈勇;陈奇;袁静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水冷 制动器 冷却 控制 参数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盘式制动器,具体涉及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是指已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的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142236.x;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包括水冷盘式制动器和冷却液循环控制系统,冷却液循环控制系统有3种:双散热器、制动散热器和发动机散热器散热的冷却液循环控制系统。
在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中,冷却液的压力增大和温度升高与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及水冷盘式制动器的自激振动有关;汽车制动时,若增大冷却液的压力,由于外冷却盘和内冷却盘分别与外制动盘、内制动盘间的摩擦,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起辅助制动作用增大,会使外冷却盘和内冷却盘分别与外制动盘、内制动盘抱死,破坏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的正常工作,在冰雪等较小附着系数的路面上,由于地面制动力较小,增大冷却液的压力更易破坏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的正常工作;冷却液的压力的增大,还使外冷却盘和内冷却盘分别与外制动盘、内制动盘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增多,使冷却液、制动盘和制动块摩擦片的温度升高,制动块摩擦片的材料中含有树脂等有机聚合物,随着制动块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温度升高,制动块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汽车制动时,若冷却液的温度太高,制动块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较多,制动器的制动力减小较多,制动器的制动力不足以保证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正常工作;汽车制动时,制动块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化等,还会使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产生自激振动的噪声。
在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中,冷却液的压力减小与外冷却盘、内冷却盘与制动盘接触有关;汽车制动时,若减小冷却液的压力,应保证外冷却盘、内冷却盘分别与外制动盘和内制动盘接触,使冷却液能通过外冷却盘和内冷却盘对制动盘降温。
在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中,汽车刚解除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大压力与汽车正常行驶有关;汽车刚解除制动时,冷却液继续循环,为下一次制动做准备,冷却液的最大压力应保证外冷却盘、内冷却盘分别与外制动盘和内制动盘不接触,否则,制动块摩擦片与制动盘接触产生摩擦力矩,影响汽车正常行驶。
在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中,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为:汽车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小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汽车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大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和汽车刚解除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大压力。
汽车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小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是指:汽车制动时,在保证外冷却盘、内冷却盘分别与外制动盘和内制动盘接触的条件下,冷却液的最小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
汽车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大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是指:汽车制动时,在不破坏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的正常工作及水冷盘式制动器不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下,冷却液的最大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
汽车刚解除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大压力是指:汽车刚解除制动时,冷却液继续循环,在保证外冷却盘、内冷却盘分别与外制动盘和内制动盘不接触的条件下,冷却液的最大压力。
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为检验、提高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性能,需要测试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包括测试汽车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小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汽车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大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和汽车刚解除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大压力,目前,没有给出这3组冷却控制参数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这影响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液循环控制系统的良好控制,影响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热稳定性以及散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及方法,测试汽车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小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汽车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大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和汽车刚解除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大压力,检验和提高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抗热衰退能力、热稳定性以及散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