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1974.7 | 申请日: | 201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兆棠;张涛;张恒;陈勇;陈奇;袁静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水冷 制动器 冷却 控制 参数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分别有双散热器、制动散热器和发动机散热器散热的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该系统在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142236.x)的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基础上增加光接收器(80)、噪声传感器(81)、光接收器固定板(82)、测试紧固螺栓(83)、光发射器固定板(84)和光发射器(85),光接收器固定板(82)和光发射器固定板(84)分别通过测试紧固螺栓(83)与制动钳架(24)固定,光接收器固定板(82)和光发射器固定板(84)分别位于制动钳架(24)的两侧,光接收器(80)和噪声传感器(81)固定在光接收器固定板(82)上,光发射器(85)固定在光发射器固定板(84)上;双散热器、制动散热器和发动机散热器散热的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柱塞式调压阀(73)和无级调速电机(99)驱动的齿轮式进水泵(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冷却盘(37)、内冷却盘(40)分别与外制动盘(35)和内制动盘(39)有缝隙时,光发射器(85)发出的光线可穿过内制动盘(39)与外制动盘(35)联接处的径向槽(c)到达光接收器(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驱动的柱塞式调压阀(73)包括步进电机(86)、电机齿轮(87)、内密封圈(88)、柱塞缸(89)、阀门(90)、外密封圈(91)、柱塞(92)、柱塞齿轮(93);柱塞缸(89)固定在阀门(90)内,柱塞缸(89)与阀门(90)之间用外密封圈(91)密封;柱塞(92)装在柱塞缸(89)中,柱塞(92)的一端为圆柱形的阀门,柱塞(92)端部圆柱形的阀门与柱塞缸(89)之间用内密封圈(88)密封,柱塞(92)的中间与阀门(90)通过螺纹联接,柱塞(92)另一端部与柱塞齿轮(93)联接,柱塞齿轮(93)与电机齿轮(87)啮合,电机齿轮(87)固定在步进电机(86)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系统中的柱塞式调压阀(73)上的柱塞缸(89),其特征在于:柱塞缸(89)上有近似矩形的出水孔(d)。
5.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汽车水冷盘式制动器的冷却控制参数测试方法包括:汽车制动时冷却液(32)的最小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32)的温度测试方法、汽车制动时冷却液(32)的最大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32)的温度的测试方法和汽车刚解除制动时冷却液(32)的最大压力的测试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制动时冷却液的最小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的温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冷却液循环控制系统,在汽车滚筒制动试验台(100)上按汽车下长坡连续制动或在城市道路上频繁制动的模式对汽车制动一段时间,或在室外道路上下长坡连续制动或在城市道路上频繁制动,通过柱塞式调压阀(73)的步进电机(86)和齿轮式进水泵(65)的无级调速电机(99)共同调节冷却液(32)的温度和压力,在保持水温传感器(72)处冷却液(32)温度不变的基础上减小流过外冷却盘(37)和内冷却盘(40)中冷却液(32)的压力,直到外冷却盘(37)、内冷却盘(40)分别与外制动盘(35)和内制动盘(39)由接触到分离的临界状态,这时由水压传感器(71)和水温传感器(72)分别测得的冷却液(32)的压力和温度,为汽车制动时冷却液(32)的最小压力及相应的冷却液(32)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9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