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定位方法、装置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1148.2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02 | 分类号: | G01S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定位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目标定位方法、装置与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定位技术是通过测量并处理对目标装置发送的无线电波中携带的位置参数来获取该目标装置位置的技术。当系统中存在多个目标装置时,需要进行多目标定位,可以将整个目标定位系统看作一个网格空间,CS(Compressive Sensing,压缩感知)技术,也称压缩采样技术,利用目标装置在该网格空间内的天然稀疏性,即目标装置仅在若干个网格点上出现,通过较少的检测装置的测量数据即可对该目标定位系统内的多个目标装置进行定位。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CS技术的目标定位系统是根据测量数据向量,即由所有检测装置处上报的测量数据依次排列组成的测量数据向量,来重建目标位置向量,仅利用了目标位置向量的独立稀疏性,因此该目标定位系统的定位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定位方法、装置与系统,能够提高目标定位系统的定位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目标定位方法,应用于一种网络架构,所述网络架构包括:定位装置,至少两个检测装置和至少两个簇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簇首装置获取所述簇首装置管理范围内的各个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对目标装置的测量数据;所述簇首装置通过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去相关处理获取簇首数据;所述簇首装置向所述定位装置发送所述簇首数据,以便于所述定位装置对所述簇首数据进行联合稀疏性处理获取目标位置数据,进而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装置的位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目标定位方法,应用于一种网络架构,所述网络架构包括:定位装置,至少两个检测装置和至少两个簇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定位装置接收各个簇首装置发送的簇首数据;所述定位装置通过对所述簇首数据进行联合稀疏性处理获取目标位置数据;所述定位装置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装置的位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簇首装置,应用于一种网络架构,所述网络架构包括:定位装置,至少两个检测装置和至少两个所述簇首装置,所述簇首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簇首装置管理范围内的各个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对目标装置的测量数据,并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获取单元发送的所述测量数据,通过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去相关处理获取簇首数据,并将所述簇首数据发送给发送单元;发送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单元发送的所述簇首数据,向定位装置发送所述簇首数据,以便于所述定位装置对所述簇首数据进行联合稀疏性处理获取目标位置数据,进而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装置的位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应用于一种网络架构,所述网络架构包括:所述定位装置,至少两个检测装置和至少两个簇首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簇首装置发送的簇首数据,并将所述簇首数据发送给联合稀疏性处理单元;联合稀疏性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单元发送的所述簇首数据,通过对所述簇首数据进行联合稀疏性处理获取目标位置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位置数据发送给定位单元;定位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联合稀疏性处理单元发送的所述目标位置数据,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装置的位置。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目标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定位系统包括:定位装置,至少两个检测装置和至少两个簇首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获取对目标装置的测量数据,并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管理所述检测装置的簇首装置;所述簇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簇首装置管理范围内的各个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对目标装置的测量数据;还用于通过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去相关处理获取簇首数据;还用于向所述定位装置发送所述簇首数据,以便于所述定位装置对所述簇首数据进行联合稀疏性处理获取目标位置数据,进而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装置的位置;定位装置用于接收各个簇首装置发送的簇首数据;还用于通过对所述簇首数据进行联合稀疏性处理获取目标位置数据;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装置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