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可靠性车载锂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0599.4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戴尔维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性 车载 锂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可靠性车载锂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尾气,从而导致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越来越重视,发展电动汽车,采用清洁能源,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城市或大型展会开始投用电动汽车,这对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的电动汽车多采用锂电池装置向汽车提供动力,为满足续行里程,减少充电频率,每辆电动汽车均需安装多个锂电池盒,每个锂电池盒里分别排列有多列锂电池模块,每个锂电池模块又由多片锂电池芯整齐叠压而成。多节约空间及减少电池内阻,锂电池芯需要紧密叠压,在汽车行进过程中,各锂电池均需要散热,造成热量聚集,一定程度上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如某锂电池的温度超过170℃,还容易发生自燃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又由于锂电池模块有着众多的电极,为防止雨淋等导致短路,锂电池模块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封闭性,这给锂电池的散热带来了困难。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通常的做法是将锂电池模块安装在冷却底板上,向冷却底板中通入冷却水对锂电池模块进行强制冷却。由于车辆的型号众多,不同型号的车辆对锂电池的安装容量要求不同。为降低制造成本,需要将锂电池盒形成定型产品系列进行规模化生产,车辆的电池总容量通过锂电池盒的安装个数来调整。
随着锂电池盒的安装数量不同,冷却底板的大小也随之变化。例如三个锂电池盒并联安装,配套的冷却底板为单个的三倍;四个锂电池盒并联安装,配套的冷却底板为单个的四倍;以此类推;而针对不同的车型,锂电池盒有若干种组合,针对每种组合,均要制造相应大小的冷却底板,开模的费用太高,制造周期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可靠性车载锂电池装置,安装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且可以组合安装。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可靠性车载锂电池装置,包括多个锂电池盒体,每个锂电池盒体中密封安装有多列锂电池模块,所述锂电池盒体及各锂电池模块分别固定在冷却底板上,每个所述锂电池模块中包括多个整齐叠压的锂电池芯,所述冷却底板由两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冷却板内端面相对相互扣合而成,各所述冷却板的内端面上分别设有冷却水流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电池盒做成一定的规格,通过安装电池盒的多少来扩展整体的电容量;冷却底板中冷却水流经冷却水孔道,各锂电池分别固定在冷却底板上将自身的热量传导给冷却底板,冷却水再将冷却底板的热量带走,从而使锂电池得到有效冷却;不同的电池盒安装个数就需要配套不同的冷却底板,本发明将冷却底板做成拼装式结构,冷却水流道易于加工,利于实现规模化、系列化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在车辆上组装比较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板为三联冷却板,各所述三联冷却板的内端面上部和下部分别分布有三个首尾相接的S形冷却水流道,下部三个S形冷却水流道与上部三个S形冷却水流道以三联冷却板水平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呈镜像分布且冷却水依次流经六个S形冷却水流道,所述三联冷却板的一边沿向垂直于内端面的方向折起形成翻边,所述翻边的轴线平行于三联冷却板竖直方向的轴线且翻边总厚度等于底板其余部分厚度的两倍,与所述翻边相对的另一边为薄边;靠近翻边的上部S形冷却水流道的上端头和下部的S形冷却水流道的下端头分别通过孔道与翻边上的冷却水接口相连通;两三联冷却板扣合后构成所述冷却底板,两所述翻边分别位于所述冷却底板的两侧,其中一侧翻边的冷却水接口上分别安装冷却水接头,另一侧翻边的冷却水接口封堵,各所述S形冷却水流道的边沿及冷却底板的周边分别密封。两片三联冷却板一正一反相互扣合,外端面即背面安装锂电池盒,带冷却水流道的内端面相对,翻边分别位于两边,一个三联冷却板的薄边抵靠在另一个三联冷却板的翻边内侧,整体构成长方体薄板结构;在一片三联冷却板翻边的冷却水接口上分别安装冷却水接头,另一片三联冷却板翻边的冷却水接口封堵;选择一个冷却水接头作为冷却水进口,例如冷却水从左上部进入,首先依次流经上部的三个S形冷却水流道,到达薄边一侧,靠近右侧薄边的上部S形冷却水流道的下端头与下部的S形冷却水流道的上端头相互连通,冷却水继续进入下部三个S形冷却水流道,从薄边一侧向翻边一侧流动,直至从左下部的冷却水接头流出;由于两片三联冷却板形状、大小完全一致,一正一反扣合,两三联冷却板的S形冷却水流道相互交叉,冷却水很自然地从交叉处流至另一片三联冷却板上,并且沿各自的S形冷却水流道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戴尔维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戴尔维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5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端口全桥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塔的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