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低聚糖素与吡虫啉的杀虫、杀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0185.1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甘波;张宏敏;郭少波;孙志明;杜玉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众和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3/16;A01P7/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聚糖 吡虫啉 杀虫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杀菌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含有低聚糖素与吡虫啉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水稻黑条矮缩病俗称“矮稻”。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根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常提早枯死。分蘖期发病 新生分蘖先显症,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藏于叶鞘内。拔节期发病 剑叶短阔,穗颈短缩,结实率低。叶背和茎秆上有短条状瘤突。
飞虱为刺吸性吸汁害虫,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只有卵→若虫→成虫。主要包括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前两者直接危害水稻造成减产,后者主要传播条纹叶枯病病毒,下面主要介绍褐稻虱和白背飞虱。 褐飞虱:1长翅型成虫2短翅型雌成虫3短翅型雄成虫 褐稻虱危害症状:成、若虫都能危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下部,用口器刺吸水稻茎秆汁液,消耗稻株营养、水分,并在茎秆上留下褐色伤痕、斑点,分泌蜜露引起叶片烟煤并引发其他腐生性病害,严重时,稻丛下部变黑色,逐渐全株枯萎。被害稻田常先在田中间出现“黄塘”、“穿顶”或“虱烧”,甚至全田枯死,早期受害颗粒无收,后期受害严重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有低聚糖素与吡虫啉的杀虫、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飞虱和黑条矮缩病的用途,减少用药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由下列重量原料百分比组成:低聚糖素1~20%、吡虫啉1%~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6%、有机硅0.1%-0.2%、白炭黑1%-2%、乙二醇4%-6%、苯甲酸钠0.1%-0.2%、黄原胶0.3%-5%、聚丙烯羧酸钠0.6%-1%;其余为水。
该组合物中低聚糖素与吡虫啉的重量比优选为50∶1至1∶20,更优选为30∶1至1∶10,最优选20∶1至6∶1。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将低聚糖素与吡虫啉复配在一起,两者药效相互补充,扩大杀菌种类的同时,增强了杀菌效果,使用量小,对环境友好,防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总重量100克计,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由下列重量原料百分比组成:低聚糖素1克、吡虫啉50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克、有机硅0.2克、白炭黑2克、乙二醇6克、苯甲酸钠0.2克、黄原胶5克、聚丙烯羧酸钠1克;其余为水。
实施例2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总重量100克计,由下列重量原料组成:低聚糖素20克、吡虫啉1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克、有机硅0.1克、白炭黑1克、乙二醇4克、苯甲酸钠0.1克、黄原胶0.3克、聚丙烯羧酸钠0.6克;其余为水。
实施例3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总重量100克计,由下列重量原料组成:低聚糖素15克、吡虫啉25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克、有机硅0.15克、白炭黑1.5克、乙二醇5克、苯甲酸钠0.15克、黄原胶3克、聚丙烯羧酸钠0.8克;其余为水。
将制备好的该杀虫、杀菌组合物运用在水稻上,防治对象为黑条矮缩病和飞虱,使用方法;喷雾;黑条矮缩病制剂用量:24、37、50克/亩,药后3天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为80.11%、81.26%、83.47%,药后7天的防效为83.88%、85.13%、89.76%,药后14天的防效为90.21%、92.41%、94.04%;
飞虱制剂用量:12、13.5、15克/亩,药后3天水稻飞虱的防效为80.21%、83.68%、84.23%,药后7天的防效为85.01%、86.25%、89.44%,药后14天的防效为90.05%、91.76%、93.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众和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众和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1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落带草地免耕栽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紧急停机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