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外植体脱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0050.5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忠;王瑞;陈隆升;王湘南;彭邵锋;罗健;马力;杨小胡;唐炜;王金路;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无性 系组培外植体 脱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外植体脱毒方法,具体是提供一种通过预处理及“多步式消毒法”获得大量油茶无性系无菌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spp)是山茶科(Theacae)山茶属(Camellia)中种子含油量高、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的总称,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椰子和油橄榄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我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4531万亩,主要分布于南方14个省(区),油茶种子榨取的茶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脂肪酸组成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油酸含量80%以上,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油质优于橄榄油等其它食用油,是理想的食用油(陈永忠,杨小胡,彭邵锋,等,我国油茶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1-4)。茶油的副产品茶枯和茶壳还可以通过综合利用提取茶皂素、磨制刨光粉和发酵高蛋白饲料等,油茶果壳可生产活性碳和提取鞣料等,所以通过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可大幅度提高油茶产品的附加值。油茶适应性广、耐瘠薄,是南方低山、丘陵和岗地很好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不与粮、棉争地,而且还具有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丰产期长达80年,在我国南方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黎先胜,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 (11):127-129),发展油茶生产有利于缓解我国食用油长期依赖进口,供需紧张的矛盾,对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油茶种苗繁育主要采用播种育苗和芽苗砧嫁接法。过去油茶繁殖方法主要是播种育苗,后代分化严重,难以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一般6~8年始果,产量高低不一。目前油茶种苗繁育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方式—芽苗砧嫁接法,该方法技术难度大,嫁接成活率和合格苗出圃率均较低,出圃时间长达2年,造林成活率不稳定,造林成本高,林相整齐度差,苗木繁殖系数低,难以满足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对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需求,迫切需要研究油茶优良无性系高效组培快繁新技术。
组培快繁技术是一种广泛用于农业、林业的无性繁殖方法,具有繁殖速度快、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材料消耗少,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的特点,同时子代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遗传特性。因此,研究油茶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对缓解油茶苗木紧张、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缓解我国食用油紧张局面,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植物组织培养需经过初代、继代、生根、移栽四个阶段,得到完整植株。初代培养阶段无菌材料的获取是组培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植物材料表面常常带有各种微生物,而培养基营养全面,适合微生物生长,且接种后植物组织失去了表皮的保护,抵抗力不强,所以如果灭菌不彻底的话,微生物将迅速滋生,抑制甚至杀死植物组织细胞,使前功尽弃。
目前,对油茶组织培养外植体脱毒技术的研究很少,黄雅莉等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对油茶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gCl2消毒6min效果最好,油茶岑软2号与岑软3号的成活率分别达到71%与73%(黄雅莉,张日清,马锦林,等,油茶愈伤组织和芽诱导培养条件的筛选.经济林研究,2010,28(1):30-34)。刘海龙等对油茶不同外植体的灭菌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油茶种子、茎段为外植体,采用酒精、升汞、高锰酸钾3种灭菌剂,探讨不同处理对外植体污染和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茎段较好的灭菌方法:毛刷刷洗+75%酒精10~15s+0.1%HgCl210~15min,污染率最低为24.5%;新萌条较好的灭菌方法:75%酒精4~7s+0.1%HgCl25~6 min,污染率最低为14.3%;种子灭菌的条件:0.5%KMnO40~24 h+75%酒精3~15 min+0.1%HgCl220~40 min(不剥壳去皮),75%酒精30 s+0.1%HgCl2 8 min(剥壳去皮),这2种处理污染率均较低,种子发芽率相差不大(刘海龙,陈晓明,蔡玲,油茶不同外植体灭菌条件研究,广西林业科学,2010,39(2):61-63,68)。毕方铖等用2.5%次氯酸钠、消毒时间20min对腋芽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为10%,芽的萌发诱导率为85%(毕方铖,谭晓风,张智俊,等,油茶离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4,22 (2) :5-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漂浮式水体充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试管内沙基质培养油茶无菌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