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连上清丸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9204.3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7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江永萍;张红茹;项芳;陈伟;韩晓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45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连 上清丸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中成药的质量检测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黄连上清丸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药是安全、有效、无毒的。有些中药药品广告也往往片面或夸大宣传疗效,而对其毒副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避而不提或避重就轻,且常以“本品系纯 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误导患者;而患者在用药时也往往忽视中药的用法用量及其毒性,形成了认识的误区。正是由于人们对中药安全性问题存在片面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在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观念下,长期、过量或者不恰当使用中药情况时有发生,必然会引发中药安全性问题。应该说凡是药品,均需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三个基本特性。这三个特性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药品的安全,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特定的功效,是药品的重要基础;同时药品质量可控,才能达到有效控制药品的安全和有效。
中药是在传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原料多是草根、树皮、矿物、动物等天然材料,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中药和西医相比,中药含量控制确实难度更大,因为中药里面的成分十分复杂,生长地点不同、气候变化不同,都有可能导致中药成分的变化,因此,完善、提高中药的含量标准更加成为了我国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黄连上清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的治疗。它是由黄连、姜制栀子、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酒炒黄柏、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组成。处方中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栀子、大黄清热凉血解毒并可引热毒从二便而出,共为君药。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疏散风热,共为臣药。旋复花下气行水,桔梗清热利喉排脓,载药上行,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扩散风清热,泻火止痛,上通下行,使火热随之而解。由于是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中成药,所含成分就更为复杂,在复方配伍和制备中有些化学成分还会互相影响,含量发生较大变化。目前,黄连上清丸药典上规定的检测主要有药材的鉴别、重金属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其中在药材的鉴别中对于黄芩、黄连的鉴别是同时进行的,其方法是:取黄连对照药材0.03g、黄芩对照药材0.2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7: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连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再喷以2%酸性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主斑点。但处方中黄连、黄芩处方量相差较大,相差较大,若点样量小,看不出黄芩,增大点样量至黄芩斑点清晰可见时则黄连斑点模糊成团,看不清楚。因此点样量难以控制,效果不好。再有大黄的鉴别,处方中大黄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黄连上清丸”鉴别项下的方法进行试验:取本品2g,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原药典方法需用10cm×20cm的薄层板和展开缸,缺点是展开时间较长,约2小时,且展开后斑点分离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黄连上清丸的检测方法。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内容:
一种黄连上清丸的检测方法,它是由黄连10g、姜制栀子80g、连翘80g、炒蔓荆子80g、防风40g、荆芥穗80g、白芷80g、黄芩80g、菊花160g、薄荷40g、酒大黄320g、酒炒黄柏40g、桔梗80g、川芎40g、石膏、40g、旋覆花20g、甘草40g组成,其检测方法包括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其特征在于:
一、大黄的鉴别按如下的方法进行: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3g,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原方法:取本品2g,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未经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数据写入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外压铠装型膨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