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8188.6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方明学;杨惠强;胡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自动 补液 装置 | ||
1.一种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壶(1)、安装于蓄电池补液口的若干控制阀(2)及连接储液壶(1)和若干控制阀(2)的导管(3),所述控制阀(2)包括阀体(4)和控制阀体开启或关闭的阀芯(5),所述阀芯(5)通过连杆(6)连接一带动阀芯(5)活动实现阀体(4)开启或关闭的浮漂(7),浮漂(7)设于蓄电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上端设有进水口(41),下端设有出水口(42),阀体(4)内设有与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连接的阀芯腔(43),阀芯(5)活动设于阀芯腔(43)内,所述阀芯(5)呈倒漏斗状,且上端设有一长柄(51),所述阀芯腔(43)上端形状与阀芯(5)匹配,阀芯腔(43)上端设有供长柄(51)穿设的阀芯孔(44),阀芯(5)的长柄(51)向上伸出阀芯孔(44)且阀芯(5)垂直活动定位于阀芯腔(43)内,浮漂(7)设于阀体(4)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进水口连接一加水管(8),加水管(8)为呈“T”形的三通管,加水管(8)相对的两端连接导管(3),加水管(8)与导管(3)的连接端设有与导管(3)匹配的连接倒扣,加水管(8)与进水口(41)的连接端设有半圆凹槽(81),半圆凹槽(81)内设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5)的长柄(51)上设有第一环状卡槽(52),连杆上端套设于第一环状卡槽(52)内,所述连杆(6)下端还设有若干第二环状卡槽(61),浮漂(7)套设于连杆下端的任意一第二环状卡槽(6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7)呈内部空心的圆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上端还设有排气孔(45),排气孔(45)呈迷宫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壶(1)呈圆桶状,储液壶(1)内底部一侧设有低液面传感器(11),储液壶(1)底端设有出水口(12),出水口上设有与导管(3)匹配的倒扣,储液壶(1)上端设有开闭的壶口(1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壶(1)底部出水口与蓄电池上位于旁边的第一个控制阀(2)通过导管(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上端外缘设有第三环形卡槽(46),第三环形卡槽(46)内设有密封圈,阀体(4)的下端外缘设有卡台(47)。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密封盖(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81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码重分布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方法
- 下一篇:电子书阅读器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