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5860.6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朱继英;王相友;王娟;闫聪聪;刘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6 | 分类号: | A23B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蘑菇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属于食用菌保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采后生理活性较强,极易发生失水皱缩、开伞、菌柄伸长、褐变等品质劣变现象。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鲜方法。如2012年4月25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110345860.5的发明专利申请:双孢蘑菇浸入可食性涂膜液之后,涂膜液即覆盖在蘑菇表面,晾干后即形成一层半透膜,这层半透膜可以改变果实的呼吸速度常数,抑制果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改变果实内源CO2、O2和乙烯浓度,继而降低果实的呼吸作用,减少水分蒸发,还可以防止微生物的侵入,从而起到良好的保鲜效果。但是双孢蘑菇颜色洁白,组织细嫩,菌盖表面没有明显的保护结构,轻微的触碰和表面划伤就会导致褐变加速,给采摘后双孢蘑菇的涂膜过程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涂膜后的双孢蘑菇还需要较大的场地进行晾干或冷风吹干,晾干过程中菇与菇接触的部位或者菇与晾晒板接触之处均可能造成涂膜的不均匀,甚至是涂膜的破损,从而起不到涂膜保鲜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操作方便、应用效果好的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包括喷膜剂配方、喷膜处理方法、采摘方法和采后处理方法。
所述的一种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所用喷膜液的组成为卡拉胶0.25~0.3%、魔芋葡甘聚糖0.35~0.4%、增塑剂(甘油:聚乙二醇200=1:1)0.2~0.21%。
所述的一种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喷膜处理在双孢蘑菇采摘前2-3h进行,将配制好的喷膜液用高压喷雾器对双孢蘑菇进行均匀喷涂,特别注意菌柄部分尽量喷涂上涂膜液。
所述的一种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喷膜处理后的晾干方法为:工厂化种植的双孢蘑菇,喷洒涂膜液后可立即进行菇房换新风,通过强制空气循环,加速喷涂液干燥成膜;大棚或山洞等环境种植的双孢蘑菇,喷洒涂膜液后自然晾干。
所述的一种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采摘方法为:待涂膜液干燥,蘑菇表面不粘手后开始采摘;采摘人员要带手套,采摘过程轻拿轻放,防止菇表面的涂膜损坏。
所述的一种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采摘去根后的双孢蘑菇,菇柄切口马上于浸满涂膜液的海绵上蘸一下,使切口处也能成膜。
所述的一种双孢蘑菇喷膜保鲜方法,采摘后立即对菇床进行喷水,以防止涂膜液影响出菇或影响未采摘菇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双孢蘑菇采前1天勿喷水,采前2-3h将配制好的喷膜液用高压喷雾器对蘑菇进行均匀喷涂,特别注意菌柄部分尽量喷涂上涂膜液。喷洒涂膜液后立即进行菇房换新风,待涂膜液干燥,蘑菇表面不粘手后开始采摘。采摘人员带手套,采摘去根后菇柄切口马上于浸满涂膜液的海绵上蘸一下,采摘过程轻拿轻放。采摘后立即对菇床进行喷水。
采摘后的双孢蘑菇迅速置于2±1 ℃、RH90%的冷库中冷藏,以未涂膜的双孢蘑菇为对照,贮藏6天仍保持良好的商品品质和可销售性,褐变度、失重率、开伞率、腐烂率均明显低于未经喷膜处理双孢蘑菇。 与未实施喷膜处理的菇床相比,喷膜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无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组辛凉解肌药片
- 下一篇:焊盘对称30瓦28dB衰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