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视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5845.1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7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B5/18;H04N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视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双视显示技术是采用狭缝光栅,将显示器同时显示的两幅图像分别向显示器前的不同方向显示的技术。其主要用在车载显示器上,以使车内不同位置的乘客看到不同的图像。同理,多视显示技术就是采用狭缝光栅,将显示器同时显示的多幅图分别导向不同显示方向的技术。
请参阅图1,其是一种现有双视显示装置的光路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背光源11、狭缝光栅12和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显示面板13,狭缝光栅12位于背光源11和TFT显示面板13之间。图1中为方便表示,将TFT显示面板13画为仅有16个像素列,事实上,TFT显示面板13的像素列个数可以远大于16。如图1中所示,TFT显示面板13前的左观看者只能看到由背光源11通过狭缝光栅12后照亮的TFT显示面板13的偶像素列,右观看者只能看到由背光源11通过狭缝光栅12后照亮的TFT显示面板13的奇像素列,因此,只要TFT显示面板13的奇像素列显示右图像,偶像素列显示左图像,便可向该显示装置前的左、右观看者分别显示左图像和右图像以实现双视显示的目的。
利用光栅实现双视或多视显示的技术已经运用地很普遍,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61624.X的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双视角显示的光栅膜的制作方法。此类能实现双视角显示的装置由光栅和显示面板构成。对于投射式显示面板,诸如液晶显示器,光栅既可放置于面板之前,也可以放置于光栅之后。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73430.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栅膜,可用于双视角显示。
然而,上述的双视显示装置中,存在下述问题:光栅膜(或者光栅)直接贴在显示面板上,光栅膜和图像面的距离受到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厚度的限制,不能在任意厚度的玻璃基板对应的显示面板上实现较大画面分离角度的双视角显示。详情如下:
如图2所示,以像素代替显示面板,像素与光栅相邻设置。在双视角显示中,光栅到图像面的距离,如果以液晶显示器为例,那就是光栅到液晶层的距离d,可以由画面分离角度θ和显示面板上像素水平尺寸S共同确定,如下所示:
其中,画面分离角度θ为光线经过光栅分别导向不同方向的夹角。比如,画面分离角度θ为光线经过光栅导向左观看者和右观看者方向的夹角。在图2中黑色块和白色块用来表示像素。
另外,双视显示技术应用在车载导航/娱乐领域,要求画面分离角度θ在60度左右,此外,一般像素尺寸为0.1~0.2mm左右,这要求d值必须在0.2mm到0.1mm之间.
不过,通常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玻璃厚度都超过0.2毫米,一般在0.4~1.1毫米之间,贴上光栅后,却无法实现双视显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厚度不同时,贴上光栅无法保证能够实现双视显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视显示装置,其包括:
用于提供显示信息的显示面板;以及
与所述显示面板相邻设置的双层光栅,其中,所述双层光栅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光栅和第二光栅,其中第一光栅为狭缝光栅。
较优地,所述第二光栅为狭缝光栅或者柱镜光栅。
较优地,相较于所述第二光栅,所述第一光栅更接近所述显示面板。
较优地,所述第一光栅的光栅周期不小于所述第二光栅的光栅周期。
较优地,所述第二光栅的光栅周期是所述第一光栅的光栅周期0.3到1的倍数。
较优地,所述第一光栅的光栅周期P1满足以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