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子高粱间作立体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93546.4 申请日: 2012-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3477815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1
发明(设计)人: 辛文春 申请(专利权)人: 辛文春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8000 吉林省松原***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谷子 高粱 间作 立体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中的作物栽培,特别涉及一种谷子和高粱间作立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谷子又名粟,去壳称小米,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相当于小麦面粉的含量;脂肪含量,通常在4%左右,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小米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平均占85.75%,其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比例,相当于玉米油、红花籽油等高级营养油的组成。小米的维生素含量也很高,小米矿物质丰富,含有较多的人体可利用的有机硒。小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在国外小米也被评为“营养之王”而列为“保健食品”。经常食用小米对维持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平衡都有重要的作用。谷草含有丰富的营养,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禾本科牧草,而且谷草质地柔软、容易消化,在禾谷类作物秸秆中是最佳的牲畜饲草。谷子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粮草兼用型作物,它具有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产量高、营养高等特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米越来越受青睐。,谷子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高梁的果实称为高粱米,一般含淀粉60%-70%。每100克高梁米中含蛋白质8.4克,脂肪2.7克,碳水化合物75.6克,钙7毫克,粗纤维0.3克,灰分0.4克,钙17毫克,磷188毫克、铁4.1毫克,硫胺素0.14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0.6毫克,维生素B 10.26毫克、维生素B 20.09毫克。每百克高粱米的发热量为1525.7千焦耳。高梁中含的脂肪及铁较大米多,高梁皮膜中含有一些色素和鞣酸,加工过粗,则饭红色,味涩,不利蛋白质的吸收消化。高粱有一定的药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高粱中含有单宁,有收敛固脱的作用,患有慢性腹泻的病人常食高粱米粥有明显疗效,但大便燥结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高粱不仅供直接食用,还可以制糖、制酒。高梁根也可入药,平喘,利尿、止血是其特长。它的茎秆可榨汁熬糖,农民叫它“甜秫秸”。高粱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等多重抗逆性。高粱生产不断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以上两种作物,现在依然应用传统的种植模式。为此,采用传统种植结合创新模式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谷子与高粱的产量,让农民多产出,不断增加收入,确保农业稳增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子高粱间作立体栽培方法,解决人多地少,科技水平差,单产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一项创新模式的种植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种植方法,将高矮杆同科的两种作物同时在一地种植,通过精心选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利用水、气、热、光等一切自然资源优势,采取不同作物高矮搭配,相互补充,共同生存的规律提出来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本发明是垄台种谷子,垄沟隔沟种高粱,一穴多株。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一、高矮杆立体种植,充分利用光能,光合作用强。二、通风良好,对于高粱来讲,各个发挥边行效应。穴种还不倒伏。三、保水保肥,抗旱防虫。两种作物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吸收营养。高粱种在垄沟,可以将雨后垄沟的雨水和浅表层流失的肥料充分吸收,促进植物生长。隔沟种高粱,由于通风好,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为谷子抗风、防止倒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种

谷子种选择生育期在120天左右、分蘖型的种子。高粱选择叶片收敛、株高1.6-1.9米左右的种子。

(2)、晒种

首先选择晴天将谷子、高粱分别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晒1-2天。

(3)、浸种

选择塑料袋子,一头匝好,把谷子种子放进去,将种衣剂和生物菌到入袋子内,另一头匝好摇匀,闷30-60分钟,然后摊平摊薄,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用同样的方法浸大豆种子,在播种前一周浸种。

(4)、整地

本发明适用于所有能够种植谷子、高粱的地块,垄宽65公分。播种前要整地,整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同,即灭茬后施肥、起垄;高粱种植前用小铧对种植高粱的垄沟深趟一次。

(5)、施肥

谷子,每公顷施牛油包裹的腐殖酸肥200公斤(天宝有机肥:12-17-16)。硫酸钾镁50公斤,微肥(配肥宝)40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追肥:谷子追施肥(33-0-5)150公斤。

高粱底肥腐殖酸型复合肥100公斤(茂野14-14-18),硫酸钾镁25公斤。微肥(配肥宝)20公斤。博士菌肥50公斤,高粱追施肥(33-0-5)50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6)、播种

先种谷子,每公顷10斤种子,株距8-9cm,采用传统种植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文春,未经辛文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