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氟化硫断路器可控罐体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3342.0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东;孟辉;韩永宾;刘福;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1H33/53 | 分类号: | H01H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氟化硫 断路器 可控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即一种六氟化硫断路器可控罐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断路器常简写为SF6断路器,是高压电路中常用设备之一。SF6断路器其主体是一个盛装SF6气体的罐体。SF6气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灭弧和绝缘介质,用六氟化硫填充的断路器具有灭弧性能好,开断能力强,断口电压适于做得较高,允许连续开断次数较多,适用于频繁操作,噪音小,无火灾危险,机电磨损小等优点。可是,SF6气体在-30℃以下就会液化,失去灭弧功能。因此,在北方严寒地区,断路器的罐体上都设有加热器,加热器的温控器设定在-30℃时启动加热,高于-25℃时退出加热。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现有加热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急待解决的有以下三点。一是设备工作过程没有明显的显示信号,人们无法观察到加热器是否启动;二是当加热器出现故障时,人们也不能及时的发现;三是温控器的控制温度是预先设定的,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存在着设定值不够准确的问题,在设备其他部件完好的情况下,工作出现不正常,多由温度设定值不准确所致。由于工作状态不透明,温度设定值误差不易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设备就会失去灭弧的作用。由于上述种种原因,SF6断路器罐体加热器因为工作状态难以掌控而成为线路安全的隐患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显示工作状态,并且适于远距离监控,能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断路器罐体加热器。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SF6断路器可控罐体加热器,包括温控器KT和加热回路CB,加热回路CB上设有接触器KTX,其特点是:所说的加热回路CB上设有信号传输线芯,信号传输线芯与主控室监控器的信号回路相联系。
所说的信号传输线芯一端与加热回路CB的接触器KTX的常开触点相连,另一端与主控制室监控器的加热器启动信号回路相联系。
所说的罐体加热器的三相加热回路CB1、CB2、CB3按星形接线方式连接,并在其中性线上串接一电流继电器ZL,ZL设定动作电流值大于三相加热回路CB1、CB2、CB3正常运行时流经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流继电器ZL的常开接点与信号传输线芯相连,信号传输线芯与主控制室监控器的加热器故障信号回路相联系。工作时,当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电流继电器ZL不动作;当加热器任意一相发生故障时,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增大,电流继电器ZL动作,其常开接点闭合,备用线芯将这一信号传输至主控制室的监控器。
所说的温度控制器KT的接点上并联有手动/自动转换把手ZH。
所说的加热回路CB的接触器KTX的常开触点与信号传输线芯相连,信号传输线芯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室监控器的加热器启动信号回路相联系;罐体加热器的三相加热回路CB1、CB2、CB3按星形接线方式连接,并在其中性线上串接一电流继电器ZL,ZL设定动作电流值大于三相加热回路CB1、CB2、CB3正常运行时流经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流继电器ZL的常开接点与信号传输线芯相连,信号传输线芯与主控制室监控器的加热器故障信号回路相联系;温度控制器KT的接点上并联有手动/自动转换把手Z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远距离监控设备的启动情况,并可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消除了现有设备启动状态无显示、不能及时发现故障、不便排除故障等弊端,为SF6断路器及相关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设备的电路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是第三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5是第四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中可见:加热回路CB,接触器KTX,温控器KT,电流继电器ZL,转换把手ZH,信号传输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总的构思是将加热器的动作信号传送到主控制室的监控系统上,运行人员可以直接监视并且及时干预加热器的运行。围绕这一构思的实施方式很多,下面仅例举四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电业局,未经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