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泵合流进油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1826.1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泵合 流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安全性能好且能耗低的双泵合流进油阀及进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带双进油口的多路阀均为简单的双泵合流进油方式。多路阀换向工作时,当执行元件动作到底或负载压力大于系统安全压力时,双泵的进油一起从系统主安全阀溢流,此时压力最高,系统所需功率最大,能耗损失也最大。当发动机的输入功率很小(如发动机怠速状态),不足以满足系统溢流的功耗时,发动机就容易产生熄火,而且没有系统低压卸荷结构,叉车的安全性能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性能好且能耗低的双泵合流进油阀及进油方法。
所述的一种双泵合流进油阀,包括阀体及配合设置在阀体内的安全阀、单向阀、卸荷阀芯、卸荷阀芯弹簧、主安全阀、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荷阀芯右端与阀体之间形成弹簧腔,所述的卸荷阀芯弹簧配合设置在该弹簧腔内,所述的阀体腔内配合设置进油口P1、进油口P2、油口EF、油口A和油口B,所述的进油口P1、进油口P2分别与外接油泵相连,由油泵供油,所述的单向阀配合设置在油口EF与进油口P2之间,所述弹簧腔内的油路与主安全阀或电磁阀相通。
所述的一种双泵合流进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口P1与油口EF之间配合设置辅助元件,所述的辅助元件与安全阀连接并由安全阀控制。
所述的一种双泵合流进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元件为优先阀或单稳阀。
所述的一种双泵合流进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关闭时,弹簧腔内的油路与主安全阀相通,所述的进油口P1的油经过油口EF从油口A高压溢流,所述的进油口P2的油从油口B低压卸荷。
所述的一种双泵合流进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打开时,弹簧腔内的油路与电磁阀相通,所述的进油口P1的油与进油口P2的油分别从油口A、油口B低压卸荷。
所述的一种双泵合流进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口P1与进油口P2均与油口EF相通,进油口P1的油与进油口P2的油分别流入油口EF,在油口EF形成合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液压阀采用两个进油口P1和进油口P2,进油口P1和进油口P2分别与外接的油泵相连,由油泵供油,形成双泵合流;
2)本发明的阀体内可选择性的安装优先阀、单稳阀等辅助元件,进油口P1的油通过这些元件后进入工作系统,通过优先阀、单稳阀等实现转向、制动等功能,可选择性好,而且其结构紧凑、管路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并减少多管路带来的损失;
3)本发明通过在进油口P2与油口EF之间配合设置单向阀,使进油口P2的油路为单向流动,进油口P2的油通过单向阀后进入与油口EF内与P1口的油合流,油口EF的油不会流回进油口P2,当油口EF的压力升高,使工作压力超过系统调定压力时,P1口的进油通过卸荷阀芯从油口A高压溢流,而P2口通过卸荷阀芯从油口B低压卸荷,大大降低能耗,同时可防发动机熄火;
4)本发明通过设置电磁阀,由电磁阀控制,可实现与进油口P1、进油口P2连接的两个油泵同时低压卸荷,起安全保护作用;
5)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其结构紧凑、管路简单化、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工作过程中能耗缺失小,而且避免了发动机容易熄火的缺点,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压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进油口P1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进油口P2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辅助元件,2-安全阀,3-单向阀,4-卸荷阀芯,5-卸荷阀芯弹簧,6-主安全阀,7-电磁阀,8-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架插拔组装结构
- 下一篇:台车式热处理炉的从动链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