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9622.4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中;唐峰;夏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新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04 | 分类号: | C01D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陈忠辉 |
地址: | 21562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硫醚 生产 副产物 氯化钠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苯硫醚(简称PPS)的生产领域,尤其涉及到聚苯硫醚工业化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聚苯硫醚工业化生产中产生副产物氯化钠,目前国内对副产物氯化钠如何处理和分离的研究较少,一般都是将副产物氯化钠当废物处理。
上述副产物氯化钠的处理方法存在的缺点是:制约了聚苯硫醚的工业化发展,并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分离出氯化钠的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吸附除杂,将含有氯化钠的水溶液放入收集池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55℃~65℃,加入活性炭混合搅拌均匀,吸附25分钟~35分钟;⑵固液分离,将步骤⑴的混合液过滤,分离出活性炭和氯化钠水溶液;⑶浓缩结晶,将步骤⑵分离出的氯化钠水溶液注入多效蒸馏系统浓缩,待氯化钠析出后固液分离得到氯化钠晶体。
进一步地,前述的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炭的投加量为氯化钠重量的0.6~1.0%。在实际生产中,氯化钠重量可通过在线分析仪器得出。
进一步地,前述的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其中,分离出的活性炭通过再生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吸附用的活性炭可以再生重复使用,不浪费资源;采用多效蒸馏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回收的氯化钠外观、含量上都符合工业氯化钠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避免氯化钠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吸附除杂,将氯化钠水溶液打入一个30m3收集池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55℃,按氯化钠重量的0.6%加入活性炭混合搅拌均匀,吸附30分钟;其中,氯化钠重量可通过在线分析仪器得出。⑵固液分离,将步骤⑴的混合液通过过滤器过滤,分离出活性炭和氯化钠水溶液,分离出的活性炭通过再生重复使用;⑶浓缩结晶,将步骤⑵分离出的氯化钠水溶液注入多效蒸馏系统浓缩,待氯化钠析出后,水溶液里的氯化钠固体含量达到10%左右时,通过离心机连续固液分离,得到氯化钠晶体,然后干燥包装。
实施例二、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吸附除杂,将氯化钠水溶液打入一个30m3收集池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60℃,按氯化钠重量的0.8%加入活性炭混合搅拌均匀,吸附25分钟;其中,氯化钠重量可通过在线分析仪器得出。⑵固液分离,将步骤⑴的混合液通过过滤器过滤,分离出活性炭和氯化钠水溶液,分离出的活性炭通过再生重复使用;⑶浓缩结晶,将步骤⑵分离出的氯化钠水溶液注入多效蒸馏系统浓缩,待氯化钠析出后,水溶液里的氯化钠固体含量达到10%左右时,通过离心机连续固液分离,得到氯化钠晶体,然后干燥包装。
实施例三、聚苯硫醚生产中副产物氯化钠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吸附除杂,将氯化钠水溶液打入一个30m3收集池搅拌混合,温度控制在65℃,按氯化钠重量的1.0%加入活性炭混合搅拌均匀,吸附35分钟;其中,氯化钠重量可通过在线分析仪器得出。⑵固液分离,将步骤⑴的混合液通过过滤器过滤,分离出活性炭和氯化钠水溶液,分离出的活性炭通过再生重复使用;⑶浓缩结晶,将步骤⑵分离出的氯化钠水溶液注入多效蒸馏系统浓缩,待氯化钠析出后,水溶液里的氯化钠固体含量达到10%左右时,通过离心机连续固液分离,得到氯化钠晶体,然后干燥包装。
经检测,上述各实施例中所得到的氯化钠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业氯化钠的标准,具体各项指标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新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新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