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9433.7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向洋;吴克;余志敏;吴育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成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12/08;C08F212/36;C08F218/10;C08F236/10;C08F2/18;C08F2/20;C09K3/3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单体A、水和交联剂在引发剂和分散剂的作用下进行悬浮聚合反应,然后筛选分离出生成的颗粒状聚合物,所述的单体A为丙烯酸酯类、乙烯酯类、苯乙烯类单体有机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的交联剂为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饱和碳-碳双键的烯烃酸酯或烯烃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A、水与交联剂的重量比为1:1:0.001~1:10:0.05,所述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2-乙基己酸、过氧化叔戊基-2-乙基己酸酯、2,5-二甲基-2,5-双(2-乙基己酸过氧化)己烷、过氧化二异丙苯、过硫酸钾;所述的分散剂包括焦磷酸钠、硫酸镁,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酯,甲基纤维素,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纤维素醚,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聚合反应前或反应后还加入了阻燃剂和/或挥发性溶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聚合反应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将8.5~9.5重量份的单体A-Ⅰ和9~110重量份的水、0.01~0.5重量份的交联剂进行混合,加热至35~55℃,然后再加入分散剂,升温至75~95℃,然后再加入0.01~0.05重量份的第一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b:待聚合反应结束前或后,可选择性地向混合液中加入0.5~1.5重量份的单体A-Ⅱ和/或少量的第二引发剂,将混合液加热至110~130℃反应50~70min,然后再冷却至25~60℃,加酸酸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升温至75~95℃前,还加入0.8~1.2份的阻燃剂,所述的阻燃剂为有机磷酸盐、有机磷酸酯、磷酸铵、三聚氰胺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加热至35~55℃前,还加入0.7~1.2份的挥发性溶剂,所述的挥发性溶剂为正十二烷基苯烃、正丁烷、2-甲基丁烷(异戊烷)、正戊烷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聚合反应在隔氧条件下进行,所述分离得到的颗粒状聚合物干燥后进行碾压处理使得颗粒表面呈现裂纹状或蒸发处理除去颗粒状聚合物内的挥发性溶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选分离得到的颗粒状聚合物的粒径为0.1~5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处理在60~170℃,压强0.8~1.5MPa的条件下进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状聚合物包括B-1~B-1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
其中,R1和R6为-H或-CH3;R2为-CqH2q+1、4≤q≤25;R3为-CqH2q+1、1≤q≤12;R4为-(CH2CH2O)p-或-[CH(CH3)-CH2-O]p-或-(CH2)q-、p为1到100的任意整数,2≤q≤6;R5为-CqH2q+1、1≤q≤25;x、y、z,m,n为任意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成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成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4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动终端的智能隐形定位防盗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屏幕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