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法联产富钾溶液的CO2矿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734.8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和平;王昱飞;刘建锋;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C05D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联产 溶液 co sub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减排矿化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矿化CO2气体的同时生产可溶性钾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 全球变暖日益严重地影响到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 包括植被的迁徙与物种灭绝、气候带移动、海平面上升与陆地淹没、洋流变化与厄尔尼诺频发等。 这主要是由CO2 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 IPCC) 的第3 次评估报告, 20 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已增加0.6℃ , 海平面已上升0.1-0.2m, 若再不采取防治措施,当全球平均地面气温比1990 年增加1.4-5.8℃,海平面将上升0.09-0.88m。这对于地势不高的沿海低洼地区及岛屿国家将造成严重威胁。 我国是温室气体CO2排放大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高耗能的过程工业是我国CO2排放的主体。我国CO2 排放约占世界CO2 排放总量的1/ 5,而在我国未来漫长的一个时期内,能源结构方面将继续维持煤炭为主的基本格局。作为CO2 排放大国,我国有义务对CO2 排放进行严格控制和治理, 这对解决或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以CO2的捕获与地质埋存作为CO2减排技术发展的重点,但地质埋存所存在的风险是阻碍其大规模应用的瓶颈。近年来,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许多利用大宗含钙、镁盐矿石或固体废弃物,通过碳酸化反应固定CO2的过程研究。含钙、镁盐矿石一般存在于天然形成的硅酸盐岩中, 例如蛇纹岩和橄榄石。这些物质与CO2 化学反应后产生诸如碳酸镁(MgCO3) 和碳酸钙(CaCO3, 石灰石) 。由于自然反应过程比较缓慢, 因此需要对矿物作增强性预处理, 但这是非常耗能的,据推测采用这种方式封存CO2 的发电厂要多消耗60%~180%的能源。并且由于受到技术上可开采的硅酸盐储量的限制, 矿石矿化封存CO2 的潜力可能并不乐观。目前,CO2矿化与其他封存方式相比,其在成本上不占优势,因此,如何发挥矿物自身经济价值,在CO2矿化过程中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使得CO2矿化封存实现经济可行,这些问题是目前CO2矿化实现工业化的瓶颈。
钾肥对于拥有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不言而喻。我国是一个缺钾的国家,水溶性钾矿石资源仅占世界的 0.29%。约80%的钾肥进口依存度显然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钾肥需求量一直以高于氮肥和磷肥的速度增长,近年我国钾肥需求约为1000万吨/a,约有700万吨需要进口。有数据表明,近年钾肥进口量以每年高于4%以上的速度递增。我国是世界钾盐特别是钾肥消耗和进口依赖最大的国家之一,钾肥消耗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0%。进口钾肥价格决定国内价格,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稳定发展。但我国非水溶性钾矿石资源丰富,总量超过 2×1010t,我国曾经有很多研究机构开展了钾长石加工生产钾肥的研究,但都因能耗高没有工业生产。如果能将生产钾肥与CO2的矿化结合在一起,将使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大幅提升,便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我国已探明的钾长石矿源达60 个,其储量约达79.14 亿t,按平均含量折算成氧化钾储量约为9.20 亿t。如果得以开采利用,可以至少满足我国钾肥需求100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打滑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