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硼微合金化热轧钢带边部缺陷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8504.1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关春立;张德慧;王韶光;唐海明;李树飞;韩立海;王晓春;唐作宇;成毅华;赵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C22C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4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合金 轧钢 带边部 缺陷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炼钢领域,即一种消除硼微合金化热轧钢带边部缺陷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产硼(B)微合金化(B含量0.0003%~0.0020%)热轧钢带时,经常会产生热轧钢带边部开裂、重皮等缺陷,这种缺陷源自于连铸坯角部横裂。按照目前的常规生产方法,生产过程中难以彻底消除连铸坯角部横裂纹,连铸坯冷却后需要检查、磨削清理角部横裂纹,即使这样,热轧钢带边部缺陷仍有发生,产品质量不能保证稳定。产生这种钢带边部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硼元素的加入,具体机理如下:
1.B是强晶界偏聚元素,在连铸坯凝固冷却过程中B原子偏聚在奥氏体晶界,降低了晶界能,强烈的阻止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形核,推迟γ-α相变的发生。
2.随着连铸坯温度的下降,晶界处偏析的B会与N,C等元素结合,以BN,Fe23(B,C)6的形式沿奥氏体晶界的致密析出,这些晶界析出物脆化了奥氏体晶界。
3.在连铸坯矫直过程中,受到低应变速率的拉伸力作用,奥氏体晶界处产生应力集中,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的BN,Fe23(B,C)6颗粒会在晶界之间产生空洞,这就是最初的空洞形核,当许多空洞形核后,随着应力的不断施加,这些空洞就会长大,长大到一定程度时,空洞之间就彼此接触聚合并连接成一条线,最后形成晶间裂纹。
4.连铸坯的晶间裂纹很容易在铸坯边角部位薄弱的振痕处形成横裂纹,这些角部横裂纹在热轧过程中最终发展为边裂、重皮等边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方法,可以彻底消除硼微合金化导致的连铸坯角部横裂纹,连铸坯不必进行角部缺陷的检查、磨削清理,可以直接进行轧制,最终的热轧钢带产品不再产生硼微合金化导致的各种边部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优化钢水Mn、S成份,消除硼微合金化导致钢带边部缺陷的关键条件是,
钢中[B]<0.0013%时,[Mn]≥0.35%且[S]≤0.005%
钢中0.0013%≤[B]≤0.0020%时,[Mn]≥0.40%且[S]≤0.005%
钢的凝固过程中,S在奥氏体晶界的析出降低了钢坯的高温塑性,增加了铸坯的热裂纹敏感性,因此要求降低S含量;钢中的Mn可与S结合成MnS并以线状形态分布于奥氏体中,可改善钢的塑性,是抑制板坯热裂倾向的重要元素;提高[Mn]/[S]可以有效降低因硼微合金化而加剧的铸坯热裂倾向。
(2)提高板坯窄面温度,保证连铸坯在扇形段矫直区域的角部温度达到1000℃以上,避开850℃~950℃的脆性温度区,防止铸坯在脆性温度区内进行矫直所产生的角部裂纹。
(3)如果钢水氮含量偏高,晶界处偏析的B会与N,C等元素结合,以BN,Fe23(B,C)6的形式沿奥氏体晶界的致密析出,这些晶界析出物脆化了奥氏体晶界。因此,要控制钢水N含量,[N]≤60ppm。
(4)控制钢水P含量,[P]≤0.015%。磷在结晶过程中偏析的倾向较大,使钢的晶界脆化,热裂倾向增大,所以应降低磷含量。
(5)C含量避开0.09%~0.17%范围。C含量在上述范围时,钢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包晶反应,使铸坯发生较大的体积变化和线收缩,容易加剧角部裂纹缺陷。
本发明实现的生产工艺条件:
(1)工艺流程:铁水、废钢、其它辅料→钢水初炼(转炉或电弧炉)→包底吹氩气精炼→LF炉精炼→板坯连铸机→加热炉→热轧→钢带成品
(2)适用钢种主要化学成份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充电系统
- 下一篇:全手工天然夏布的纯天然植物染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