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解铝用电解槽及其电解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423.1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4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松涛;方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联合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C25C3/18;C25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8 内蒙古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解铝 用电 及其 电解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解铝用电解槽及其电解工艺,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背景技术
工业上的电解铝通常是在预焙碳素阳极电解槽中对冰晶石-氧化铝的融盐进行电解的,即以冰晶石Na3AlF6氟化盐熔体为熔剂,将Al2O3溶于冰晶石中,以碳素体作为阳极垂直插入电解槽内,以电解槽底部覆盖有铝液的碳素体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40-960℃的高温条件下,在电解槽的两极进行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铝液产品覆盖在电解槽底部的阴极上。但是,通常所使用的碳素体阴极对铝液的润湿性差,容易导致氧化铝沉积在槽底阴极表面上。由于氧化铝为绝缘体材料,被氧化铝覆盖的阴极导电率下降、过电压升高,致使电解铝工艺的耗电量增大。
为了解决碳素体阴极材料对铝液润湿性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1986898A公开了一种惰性电解铝电解槽,它是将板状金属陶瓷惰性阳极以并联方式与可润湿阴极连接,并以垂直平行方式设置;所用惰性阴极是以树脂与TiB2粉体混合,加热搅拌成糊状,涂抹到碳砖上,烧结制成。上述技术中涂覆有TiB2的碳砖作为惰性阴极,对铝液具有较好的润湿性。但是由于碳砖与TiB2涂层的膨胀系数不同,在高温电解的环境下,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TiB2涂层容易因受热膨胀而与碳砖发生分离,这就使得TiB2涂层容易发生膨胀,甚至经长时间的高温使用TiB2涂层会从碳砖表面剥离掉,从而降低了这种阴极材料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TiB2材料的价格昂贵,因此使用涂覆有TiB2单一成分的碳砖作为惰性阴极成本很高,不利于工业化。
除了上述阴极材料所带来的问题外,在使用传统电解铝工艺进行生产中,还发现碳素阳极在电解过程中不断被氧化消耗,从而需要频繁更换碳素阳极;并且伴随着碳素阳极氧化过程,在阳极不断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废气。因此,为了降低阳极材料的消耗,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现有技术对阳极材料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CN1443877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铝电解工业的惰性阳极材料,它是由铬、镍、铁、钴、钛、铜、铝、锰等金属所组成的二元或多元合金构成,其制备方法是熔炼或粉末冶金的方法。所制备得到的阳极材料导电导热性好,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氧气,如实例一是由37wt%的钴、18wt%的铜、19wt%的镍、23wt%的铁、3wt%的银所组成的合金材料制作成阳极用于电解铝,在850℃的电解过程中,阳极电流密度为1.0A/cm2,并且在电解过程中槽压稳定保持在4.1-4.5V,所产生铝的纯度为98.35%。上述技术中合金阳极材料比碳素材料的导电率高,在电解过程中不容易被氧化消耗。但是,由上述金属组分组成的合金阳极的槽电压仍然较高,工业耗电量大,并且使用了大量成本很高的金属材料,导致工业成本增加。此外,上述技术中合金阳极表面氧化物薄膜的抗氧化性低,容易进一步被氧化后生成易被电解质腐蚀的产物;并且该氧化物薄膜稳定性低,容易从阳极上脱落,进而使原位置上的合金材料反应形成新的氧化物薄膜,这种氧化物薄膜的新旧替换加快了阳极材料的消耗,并且腐蚀或脱落的氧化物薄膜进入到液态铝中,降低了产品铝的纯度,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联合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联合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