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169.5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6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朱跃;杜振;张杨;姬海宏;高正来;温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3/885;B01J23/847;B01J23/656;B01D53/86;B01D53/56;B01D3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俊志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低温 选择性 催化 还原 氧化物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已经出台,新标准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燃煤电厂作为我国NOx 排放量最主要的来源,仅依靠现有低NOx燃烧技术难以满足严格的NOx排放要求,需要采用烟气脱硝技术来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SCR烟气脱硝技术因其技术成熟、脱硝率高成为固定源尤其是燃煤电站控制NOx排放的首选。
高性能的催化剂是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关键,目前广泛研究的SCR催化剂反应温度一般在300~400℃,温度高导致催化剂容易出现烧蚀现象,而温度低则会降低催化剂本身活性达不到较高的脱硝效率。另外对于2004年之前投产的燃煤机组,全部无预留脱硝空间,这部机组如要进行脱硝改造,则必须对现有除尘器进行大的改造,这样进一步增加了脱硝改造的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将脱硝装置安装到除尘器之后则烟气温度过低影响到催化剂本身活性,因此急需一种能适应低温条件下的SCR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方设计合理、能适应低温条件、催化活性高、催化效果好的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设计合理、简单易制、产品质量稳定、造价低的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由载体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组成,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75~99.7重量份,所述载体材料为TiO2、活性碳或碳分子筛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材料为MoO2、V2O5、MnO2、CuO中的任意三种或四种,所述催化剂材料各个组分的含量为,V2O5:0.1~5重量份、MoO2 0.1~5重量份、MnO2 0.1~5重量份、CuO0.1~5重量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由载体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组成,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80~99.7重量份,所述载体材料为TiO2、活性碳或碳分子筛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材料为MoO2、V2O5、MnO2,所述催化剂材料各个组分的含量为,V2O5:0.1~5重量份、MoO2 0.1~5重量份、MnO2 0.1~5重量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由载体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组成,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80~99.7重量份,所述载体材料为TiO2、活性碳或碳分子筛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材料为MoO2、V2O5、CuO,所述催化剂材料各个组分的含量为,V2O5:0.1~5重量份、MoO2 0.1~5重量份、CuO0.1~5重量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由载体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组成,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80~99.7重量份,所述载体材料为TiO2、活性碳或碳分子筛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材料为MoO2、MnO2、CuO,所述催化剂材料各个组分的含量为, MoO2 0.1~5重量份、MnO2 0.1~5重量份、CuO0.1~5重量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由载体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组成,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80~99.7重量份,所述载体材料为TiO2、活性碳或碳分子筛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材料为V2O5、MnO2、CuO,所述催化剂材料各个组分的含量为,V2O5:0.1~5重量份、MnO2 0.1~5重量份、CuO0.1~5重量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是一种用于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