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整体式负荷传感多路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7622.0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汪锋;白永刚;曲春秋;王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桥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负荷 传感 多路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整体式负荷传感多路阀,属于多路阀领域。
背景技术
多路阀是挖掘机液压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组成挖掘机液压系统的主要部分,确定了液压泵向各液压作用元件的供油路线和供油方式,液压作用元件复合动作时的流量分配,决定了挖掘机作业时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特性,动作优先和配合,合流供油和直线行走等,它的设计依据是能否更好地满足挖掘机作业要求和工况要求。传统的小型挖掘机负荷传感多路阀多采用多片叠加及阀前压力补偿的结构型式,即将多片不同功能的阀片组合装配在一起并将压力补偿阀芯设置在换向阀芯前端,缺点是在各结合面处产生较大的锁紧力,致使主阀孔变形较大,引起阀芯卡滞,同时各阀片结合面处容易发生漏油故障,且当系统发生饱和即执行元件的流量需求大于液压泵供油量时不再具有流量分配功能,液压泵的油根据负截大小,流向压力最低的执行元件,具有高负载压力的执行元件将降低工作速度,直至停止运动,不具备抗饱和功能,这显然不能满足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工作执行机构要求的流量大于泵的极限流量时的各工作执行机构实现复合动作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性高、节能、具有抗饱和功能的半整体式负荷传感多路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整体式负荷传感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联阀体总成,进油联阀体总成与前阀体总成、后阀体总成、尾座依次相连,进油联阀体总成的进油腔、回油腔、压力反馈腔均与前阀体总成、后阀体总成的进油腔、回油腔、压力反馈腔接通。
优选地,所述的进油联阀体总成包括进油联阀体,进油联阀体内设有中位卸荷阀芯,所述的进油腔通过中位卸荷阀芯与回油腔连接,中位卸荷阀芯将进油腔、回油腔及压力控制腔同时隔开,中位卸荷阀芯的一端设有螺堵,中位卸荷阀芯的另一端设有弹簧支撑圈,弹簧支撑圈靠在控制弹簧上,控制弹簧设置在底部设有调整垫的弹簧座内,压力控制腔内设有主溢流阀,压力控制腔与压力反馈腔通过压力控制过渡腔联通,压力控制过渡腔内设有压力补偿卸荷阀。
优选地,所述的前阀体总成包括前阀体,前阀体由动臂工作联油路、铲斗工作联油路、斗杆工作联油路及左行走工作联油路集成于一整体,所述的后阀体总成包括后阀体,后阀体由右行走工作联油路、备用工作联油路、推土铲工作联油路及回转工作联油路集成于一整体,动臂工作联油路、铲斗工作联油路、斗杆工作联油路与备用工作联油路、推土铲工作联油路、回转工作联油路具有相同的阀体A型油腔结构,左行走工作联油路和右行走工作联油路具有相同的阀体B型油腔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阀体A型油腔结构包括进油腔,进油腔和压力补偿阀芯前腔、过渡腔、工作腔分别与第一换向阀芯上所对应的通油槽连接,第一换向阀芯的两端各有一个密封装置,第一换向阀芯后设有压力补偿阀芯,压力补偿阀芯后腔与阀体两侧过渡腔处各设有一个单向阀,动臂工作联油路、铲斗工作联油路、斗杆工作联油路、备用工作联油路的工作腔各并联有一个过载溢流补油阀。
优选地,所述的阀体B型油腔结构包括进油腔,进油腔和压力补偿阀芯前腔、压力补偿阀芯后腔、工作腔分别与第二换向阀芯上所对应的通油槽连接,第二换向阀芯两端各设有一个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弹簧座,弹簧座与端盖之间设有复位弹簧,端盖与弹簧座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压力补偿阀芯外设有节流槽,其内部中间设有补偿阀内腔,补偿阀内腔底部设有阻尼孔,压力补偿阀芯内设有垂直于补偿阀内腔的径向内孔。
本发明结构紧凑,可靠性高,能够实现对工作装置的精密控制,由压力补偿阀检测出负荷中的最高压力,并反馈给泵,根据负荷的需求调节泵排量,使液压泵输出功率与负荷相适应,具有节能的效果,通过将压力补偿阀布置在换向阀芯之后,解决了在工作系统要求的流量大于泵的极限流量时的各工作装置实现复合动作的问题,执行元件可以同步运动或以某种速比运动,且互不干扰,具有抗饱和功能,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挖掘机的液压系统控制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半整体式负荷传感多路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进油联阀体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阀体A型油腔结构示意图;
图7为阀体B型油腔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桥箱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桥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排型预混式二次燃烧器
- 下一篇:用于注射拉伸吹塑应用的双峰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