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信号传输的震击器/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6950.9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衍福;范春英;段马利;张国田;李萌;李兴杰;王娜;张立刚;高巧娟;见立银;聂海滨;张宏英;贺涛;杜金凤;李如学;刘希茂;聂洁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信号 传输 震击器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及天然气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有缆传输信号的震击器/减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随钻测井、导向技术的不断发展,随钻测量参数越来越丰富,测量信息量愈来愈大。多样化的随钻测井信息是地面科技人员分析判断正在钻遇地层的地质情况是否属于储层的依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井下测量信息的传输主要靠泥浆脉冲、电磁波等方式。以上各种方式存在着数据传输速度慢(低于20 bit/s)、容易受井下套管以及复杂工况的干扰,及传输可靠性差等不足。这些问题都导致随钻测井、导向测量所获得的丰富信息只有一小部分被实时传输到地面,有时数据甚至会丢失,不利于地面决策人员实时准确地对井下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可以说,随钻测井、导向技术的数据传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相关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必须建立能实现从井底到井口的信息传输的通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建立并实现从井底到井口的信息传输的通道,实现井底数据信息的高效传输,并不影响震击器/减震器本身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信号传输的震击器/减震器。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可实现信号传输的震击器/减震器,包括外筒体和中空的心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震击器/减震器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电缆传输通道,所述电缆传输通道贯穿所述震击器/减震器的整个长度方向上,电缆线以直线或螺旋线形式贯穿所述电缆传输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震击器/减震器上还设有盘形弹簧管,所述盘形弹簧管与所述心轴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电缆传输通道连通,电缆线依次贯穿所述电缆传输通道和所述盘形弹簧管。
优选,所述盘形弹簧管设置于所述心轴的中空腔室内、或套置于所述心轴的外圆面上。
或优选,所述盘形弹簧管固定于所述心轴的延伸心轴上,所述延伸心轴与所述心轴螺纹连接。
最优选,所述电缆传输通道为成型于所述外筒体外圆面上的凹槽、或成型于所述心轴内圆面上的凹槽,所述电缆传输通道内设有用于封固电缆线的封填物。
或最优选,所述电缆传输通道为成型于所述外筒体或所述心轴上的轴向和、或径向孔,电缆线贯穿所述电缆传输通道实现有缆信号传输。
或最优选,所述电缆传输通道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外圆面上,电缆线通过捆绑于所述外筒体的外圆面上实现有缆信号传输。
进一步,电缆线以直线或螺旋线形式捆绑于所述外筒体的外圆面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A.本发明在震击器/减震器中建立电缆传输通道,电缆线穿过震击器/减震器以实现有缆传输;
B.在震击器/减震器中还设有盘形弹簧管,电缆线被封装在盘形弹簧管内,以保证震击器/减震器的正常工作时不损坏电缆,能够在不影响震击器/减震器常规功能的同时,提供数据传输的有线通道,克服无线传输受井底复杂工况干扰,传输可靠性差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所提供的震击器/减震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电缆线过孔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电缆线过孔另一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电缆线过筒体凹槽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电缆线过心轴凹槽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电缆线捆绑于外筒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的电缆线过心轴的中空腔室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的电缆线过心轴中空腔室的另一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的盘形弹簧管直接放置在心轴的外圆面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的盘形弹簧管直接放置在心轴内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厂,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