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肘节机构的翻板界面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6708.1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敬宣;阳国柱;尹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D5/012 | 分类号: | E03D5/01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机构 界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领域,具体是一种界面阀,适用于真空排水系统或“真空-重力”两用排水系统中。
背景技术
真空界面阀是真空厕所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在非工作状态阻断管道内负压与外界大气,工作时打开阀门完成污水的抽吸过程,其气密性、稳定性往往直接决定整个真空排水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目前,常见的真空排水系统的界面阀多为橡胶隔膜阀,控制方式为负压气动控制方式,其缺点:
(1)控制方式为负压启动控制方式,其缺点是反应慢、阀门的开启度会受到真空度的影响,容易发生堵塞;
(2)橡胶隔膜的寿命有限,阀门的口径较小,容易发生堵塞,当应用于较大型的真空排水系统时,小口径的界面阀不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3)橡胶隔膜阀只能够应用于真空排水系统,若将真空排水系统改造为重力排水系统,需要将原有的便器更换为真空便器,项目不仅复杂、工程量大,还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肘节机构的翻板界面阀,通过增大界面阀的口径以及对翻板阀的改进,以解决开启度速慢、开启度波动较大、口径小、易堵塞等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具有肘节机构的翻板界面阀,可实现真空和重力两种排放,其具体包括翻板阀和设置在其底部的插板阀,其中,所述翻板阀包括:
阀体外壳,其上部开有进污口,下部开有观察口,一侧面上设有真空排污口;
翻板,其设置在进污口下部,与该进污口配合形成阀口,用于启闭所述进污口;
肘节机构,设置在阀体外框内,用于控制翻板的运动,实现与进污口的打开或贴合。
所述插板阀具有一插板,其设置在所述观察口的下方,与该观察口配合形成阀口,用于启闭所述观察口;
从进污口进入阀体内的污物可通过打开观察口后直接从该观察口利用重力排出,或在关闭进污口和观察口后通过阀体内抽真空从所述真空排污口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的肘节机构包括:
顶针座,其一端铰接在阀体外壳上,可相对其在该阀体外壳内转动,另一端为自由端,端部固定设置有顶针,用于与所述翻板抵接;
肘节,其一端与所述顶针座的中部可转动地铰接,另一端与一推拉头铰接;
气缸,设置在阀体外壳上,用于驱动所述推拉头运动;
在气缸作用下,所述推拉头来回移动,带动与其铰接的肘节转动,进而推拉所述顶针座转动,使所述顶针将翻板抵接在进污口上或使翻板(102)打开,实现对进污口的启闭控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污物处理系统,其包括所述的具有肘节机构的翻板界面阀。
本发明通过肘节机构力的放大作用原理能够很好的实现翻板与进污口密封,通过加大界面阀的口径增加了阀门的流通性能。本发明的翻板阀可“真空-重力”两用,能够很好的实现与传统便器的对接,完成对传统便器的真空改造,使其既能应用于真空排水系统又能够应用于重力排水系统,也可应用于其他需要两用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翻板界面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翻板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翻板阀的内部肘节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翻板界面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肘节机构的翻板界面阀包括翻板阀1和设置在其底部的插板阀2。
翻板阀1包括进污口101、翻板102、肘节机构103、阀体外壳104、观察口105、排污口106。进污口101设置在阀体外框的上部,污物由此口进入阀体内部,翻板102设置在进污口下部,与进污口贴合,完成关闭/开启的动作。
观察口105设置在阀体外框的下部,用于阀门的观察和检修,排污口106设置在阀体外框的左侧,污物由此排出阀体内部,气缸107设置在阀体外框的右侧,是整个阀门开启/关闭的动力源。
翻板界面阀前后两侧通过钢化玻璃板与阀体外框密封,翻板界面阀底部设置有插板阀2,与翻板阀组成“真空-重力”两用翻板界面阀。从进污口101进入阀体内的污物可通过打开观察口105后直接从该观察口105利用重力排出,或在关闭观察口105后通过阀体进污口101与真空管道内的压力差将污物从所述真空排污口106排出。真空排污口106通过真空管道与外部储污容器(如真空罐)连接,通过进污口101与真空管道内的压差将污物通过管道输送至真空罐,实现真空排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