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自动浇花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6068.4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5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毛丽民;徐本连;刘叔军;朱培逸;吕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7/02 | 分类号: | A01G27/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自动 浇花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自动浇花机器人,属于机器人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在现有的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然而,这些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并且,这些能源的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面对有限的能源和对能源的无限需求,人们开始探寻可替代当前能源的新型能源。如何开发和高效的利用新型能源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太阳能无疑是一种环保,绿色的能源,而且,它是巨量的、可再生的能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自动化机器人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确实已经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高品位的生活,为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人们都喜欢在家中种植一些花草,植物离不开水,需要常常浇灌,这无疑是件烦琐的工作,尤其是当你出差,植物的供水就会中断,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主人工作繁忙或者外出一段时间,放在庭院里的植物将会无人看管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以太阳能为能量的自动浇花机器人帮助主人照看庭院里的植物。
本发明的太阳能自动浇花机器人,由单片机电路、电池保护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巡线电路、超声波检测电路、压力传感器电路、土壤检测电路、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太阳板电池相接,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电源引脚、电池保护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巡线电路、超声波检测电路、压力传感器电路、土壤检测电路、报警电路相接。单片机电路P2.0、P2.1、P2.2、P2.3分别与电机驱动电路的控制极相接、单片机电路P0.0、P0.1、P0.2、P0.3、P0.4分别与巡线电路相接、单片机电路P1.0、P1.1分别与超声波检测电路的控制极相接、单片机电路P1.7报警电路相接。
土壤检测电路通过红外线发射电路与单片机上红外接收电路连接,进行信号传导;机器人上还装有水箱和水泵,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
太阳能自动浇花机器人工作原理是在土壤中放置土壤湿度检测装置,判断土壤是否达到需要给水的要求,并将信号传输给太阳能自动浇花机器人。太阳能自动浇花机器人接收到信号后就会立刻启动,寻找并且准确的到达花盆位置,利用水泵给花给水。在浇花的同时土壤湿度检测仍在继续,只要达到湿度要求,机器人将会停止给水,并返回出发地点。太阳能自动浇花机器人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判断水箱的水位,当水位过低时,通过报警电路报警。
本发明电池保护电路由VZ1、VZ2、VZ3、R1、R2、R3、R4、R5、R6、C1、C2、C3、C4、D1、V1、V2、V3、V4、VT1、VT2、VT3和LED1-LED3组成。其中1号线接VZ1阴极、VT1发射极、R3、VZ2阴极、VT3发射极、C4、VZ3阴极;3号线接R1、V1阳极;2号线接地,并且链接V1阴极、LED2阴极、V2阴极、LED1阴极、R5、LED3阳极;4号线接V3阴极、V4阴极;VZ1阳极串联R1、R2;VZ2阳极串联R5;VT1基极接R2,集电极接C2和R4,R4接LED1阳极,C2接V2控制端;VT2集电极接R3,基极接R2,发射极接C1、LED2阳极、V2阳极,C1接V1控制端;R5、R6与VZ2阳极相接;VT3基极接R6、D1阳极,集电极接C3、V4阳极,D1阴极、C3、V4控制端相连并接至V3控制端。
本发明电机驱动电路由R7、R8、D2~D9、LED4~LED7、L298N芯片、电机1、电机2组成。D2~D5阴极相接并与VCC相接,其阳极分别与2,3,13,14相接;D6~D9阳极相接并与地相接,其阴极分别与2,3,13,14相接;IN1与单片机P2.3引脚相接,IN2与单片机P2.2引脚相接,IN3与单片机P2.1引脚相接,IN4与单片机P2.0引脚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