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降噪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6047.2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夏兆旺;温华兵;方媛媛;杨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26 | 分类号: | B63B3/26;B63B3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降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设备或装置的减振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对舰船而言,振动和噪声严重地影响其隐蔽性和防卫能力,减振降噪是提高舰船隐蔽性和战斗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对舰船进行减振降噪处理,不仅仅是从舒适性方面考虑,重点在于提高舰船的战斗力。所以舰船减振降噪的目的主要是:(1)提高舰船的隐蔽性,因为迄今为止对水下目标的探测主要还是利用水声,而减振降噪既能降低自身舰船辐射的水声,又能减少对自身声纳的干扰,从而提高其探测能力,这两者都有助于提高舰船的隐蔽性;(2)改善船员的工作环境。
为了降低舰船水下辐射噪声和舱内的空气辐射噪声以达到安静型舰船的目的,必须对舰船内各种机器设备采用弹性安装的方法进行振动隔离。动力机械是舰船的主要振源之一,工作时的振动传递给机器设备基础,并通过船体向外辐射,严重地影响舰船的隐蔽性和战斗力。双层隔振装置能明显抑制从机器到船体的振动传递,在舰船动力装置的振动隔离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双层隔振装置结构简单,在上下两层平板之间以支架支撑连接固定构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双层隔振装置能有效地隔离中高频振动,但对较低频率的振动却无能为力。低频隔振一直是被动隔振中的难题。对于舰船而言,低频振动与噪声对其隐蔽性和战斗力有着严重的影响。研究和探索适用于船舶动力装置的隔振新技术、新方法,对于提高船舶振动控制水平,特别是提高舰船的隐蔽性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船舶动力机械及装置在中高频段和低频段都能起到较好减振效果的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减振降噪装置,包括上平板、下平板,还包括杆架结构,所述上平板和所述下平板的平面之间连接固定所述杆架结构,所述杆架结构由空心杆搭建而成,所述空心杆中填充固体颗粒。
所述空心杆搭建成所述杆架结构的连接形式为竖向、斜向两者之一或横向、竖向、斜向三者任意组合,使杆架结构支撑稳固。
所述固体颗粒的填充量占所述空心杆空腔容积的30%~90%。
所述固体颗粒为钢砂、钢球等密度较大的颗粒材料。
所述空心杆的材料为钢材。
所述空心杆一端封闭,一端留有填充所述固体颗粒的开口。
所述上平板和所述下平板的外侧平面通过隔振器分别连接振源设备和基座。
所述上平板、所述下平板的外侧平面与所述减振器至少为四点均布连接。
本发明的原理主要是:振源设备通过减振器连接至减振降噪装置,减振降噪装置通过减振器连接至基座,减振降噪装置在满足传统的双向隔振性能的同时,由于减振降噪装置的空心杆中填充了大量的固体颗粒,颗粒之间的相互摩擦和碰撞作用能够进一步吸收系统的振动能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减振降噪装置的减振性能。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固体颗粒填充在空心杆中,充分利用了空心杆的空间,结构简单,既能有效提高减振降噪装置的减振效果,又不需要额外的空间;2、通过杆架结构对传递的振动波形的变化和散射,提高减振降噪装置的减振效果3、通过填充在空心杆中的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摩擦和碰撞进一步消耗系统振动能量,以提高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填充了固体颗粒的空心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附图1、2所示,一种减振降噪装置,包括上平板1、下平板2、杆架结构3,上平板1和下平板2的平面之间连接固定杆架结构3。杆架结构3整体呈矩形形状,由钢质的空心杆4搭建而成,空心杆4搭建成杆架结构3的连接形式有以下六种:1)一组空心杆4平行竖向布置而成,上平板1和下平板2分别与空心杆4两头形成的平面连接固定;2)空心杆4斜向交叉搭建而成;3)空心杆4横向和竖向组合搭建而成;4)空心杆4横向和斜向组合搭建而成;5)空心杆4竖向和斜向组合搭建而成;6)空心杆4横向、竖向、斜向共同组合搭建而成。空心杆4中填充钢砂、钢球等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5,填充量占所述空心杆4空腔容积的30%~90%,空心杆4一端封闭,一端留有开口供填充固体颗粒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榨花生油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用于显微镜检查的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