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感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2994.4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嘉;杨恕先;李宜方;高铭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感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侧面光源的光学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光学感测装置(例如一光学触控板),都是利用一光源,由下往上照射一感测表面上的物体(例如一手指),来得到此物体的位置信息。
图1A、1B绘示了现有技术的光学感测装置100。图1A绘示了光学感测装置100的剖面图,而图1B绘示了光学感测装置100内部控制其动作的电路方块图。光学感测装置100包含了一感测表面103、一光源105、一影像传感器107、透镜109、111、一处理器113、一存储装置115以及一光源控制单元117。光源105会由光源控制单元117控制发光动作而照射位在感测表面103上的手指101来产生一影像。影像传感器107会撷取影像中的图框。处理器113会根据撷取的图框来计算出手指101的位置信息。此外,处理器113也控制存储装置115的数据存取以及光源控制单元117的动作。
然而,由于是采用将光由下往上照的机制,所以会需要较大的元件厚度。而且,在这样的机制下,光源射出的光通常需要经多次折射或反射,需要较复杂的光路径。而且手指产生的影像信号,在多次折射反射后,容易使信号衰减,而造成较不清楚的影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光学感测装置,其使用一侧面光源来照射物体。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光学感测装置,其也可使用侧面光源之外的光源来照射物体。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感测装置,包含:一感测表面;一第一光源,用以提供平行该感测表面的光;一影像传感器,用以感测接近该感测表面的一物体,以产生一物体影像数据;以及一处理器,用以根据该物体影像数据计算出该物体的位置信息。
前述实施例可更包含:一第二光源,用以产生一光线,以入射该感测表面,其中该光线与该感测表面的法线的夹角小于60度;以及一导光板,具有至少一部分透光区域,来自该第二光源的光可穿透该透光区域以照射该物体。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感测装置,包含:一机壳,具有一尺寸,可供使用者以手持方式携带;一感测表面,位在该机壳上;一第一光源,位在该感测表面侧边;一影像传感器,用以感测接近该感测表面的一物体,以产生该物体的一物体影像数据;以及一处理器,用以根据该物体影像数据计算出该物体的位置信息。
前述实施例可更包含:一第二光源,位在该机壳内,且隔着该感测表面相对该物体;以及一导光板,具有至少一部分透光区域,来自该第二光源的光线可穿透该透光区域以照射该物体,其中该光线与该感测表面的法线的夹角小于60度。
根据前述的实施例,可利用一侧光源来照射物体,以减少元件厚度以及提供清晰的物体影像,更可选择性的利用一导光板以及另一光源来提供照明,使物体影像更为清晰。
附图说明
图1A、1B绘示了现有技术的光学感测装置。
图2A、2B至图5绘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感测装置。
图6A、6B绘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感测装置,其包含了图2A、2B至图5所示的侧光源外的另一光源。
图7A、7B绘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学感测装置的元件尺寸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200、300、400、500、600光学感测装置
101、204、605手指
103、201、401、601感测表面
105、203、403、604光源
107、207影像传感器
109、111透镜
113处理器
115存储装置
117光源控制单元
202壳体
205镜头元件
209柱状镜
301针孔装置
303针孔
602导光板
603光转换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前面的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前面的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前面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