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硅酸锂材料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2347.3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亮;程维高;张锐;卢红霞;王海龙;陈德良;范冰冰;杨道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32 | 分类号: | C01B33/3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酸 材料 合成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下直接吸收CO2的正硅酸锂(Li4SiO4)材料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温室效应以及由其引起的环境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CO2的捕获、分离与封存成为遏制CO2排放、减少大气中CO2浓度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人为释放的CO2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电厂、钢铁厂或水泥厂等大型集中排放源,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排放源的CO2进行控制,减少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干扰,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Li4SiO4作为高温下(500-720℃)循环吸收CO2的优良吸收剂,因其吸收量大,吸收速率快,并且物理性能好,循环稳定性好等特点,使其成为有商业竞争力的CO2吸附(收)剂,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目前,Li4SiO4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固相反应法、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固相法研究较为深入,主要是将含有SiO2的固体原料与固体Li2CO3在高温下发生固相反应合成Li4SiO4,该法反应温度高(>700℃)、反应时间长、能耗大,所获Li4SiO4晶粒尺寸较大,晶粒间易出现烧结现象,常含有Li2SiO3和SiO2等杂质相,从而对其应用产生不利影响。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是以固相法为基础,相对于固相法,沉淀法的反应速率更快,但反应温度依然很高,能耗大,样品颗粒较大;而溶胶-凝胶法虽然合成温度低,样品颗粒较细,但样品中常含有Li2SiO3杂质相。
目前不论采用何种合成方法,参与Li4SiO4合成反应的硅源多为无定形SiO2。根据现有文献报道,在合成反应中SiO2要先与锂源反应生成Li2SiO3,Li2SiO3继而与剩余锂源反应合成Li4SiO4。由于Li2SiO3合成反应采用固相法,颗粒较大并且容易出现团聚,进而影响最终合成的Li4SiO4样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硅酸锂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合成温度较低、合成的Li4SiO4粉体颗粒细小、结晶度良好、不含杂质相且具有较高的CO2吸收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正硅酸锂材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分别以氢氧化锂、正硅酸乙酯为锂源和硅源,用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采用水热法间接合成。
具体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氢氧化锂溶于乙醇水溶液中形成混合液A,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混匀形成混合液B,将混合液B转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00-180℃保温2-8h,所得悬浮液烘干(置于烘箱中40-100℃干燥)得到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于600-800℃煅烧1-6h即得。
所述正硅酸乙酯与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优选为1:4;所述乙醇水溶液中无水乙醇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3-10。
在合成过程中,采用如下措施时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每1升混合液A中先加入0-0.045mol表面活性剂(其中不包括0mol),然后再加入正硅酸乙酯。
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纸污水净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带冷却辊筒的收卷装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