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压延半硬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1635.7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义;张斌;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压延 系统 | ||
1.导线压延半硬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延半硬装置,所述压延半硬装置包括底座、上压轮机构和下压轮机构,所述底座的前侧面与后侧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母安装固定有精密导轨,所述上压轮机构和下压轮机构轴向平行安装于所述精密导轨,所述上压轮机构与下压轮机构通过带传动机构一与伺服电机一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一与控制台电控连接,所述上压轮机构连接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压延半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轮机构与下压轮机构均包括转轴和压轮,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压轮,所述转轴上、所述压轮的轴向两侧还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精密导轨;所述上压轮机构与下压轮机构的转轴分别通过联轴器与带传动机构一同步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压延半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根压杆,所述两根压杆分别穿过所述底座的上底板后与所述上压轮机构的两个滑块平行连接,所述两根压杆的上端通过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有调节手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压延半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包括两个蜗轮与一根蜗杆,所述两个蜗轮分别安装于所述两根压杆上端,所述两个蜗轮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部安装有所述调节手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压延半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半硬装置的进线口端还安装有中心限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压延半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支架、调节螺母,所述限位支架通过定位键槽固定于所述压延半硬装置的底座的进线端侧,所述限位支架的限位口处固定有聚四氟乙烯槽,所述聚四氟乙烯槽的上方、所述限位支架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下部连接安装有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导线压延半硬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导线自动测量装置与自动调节装置,所述导线自动测量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压延半硬装置的进线口侧和出线口侧的进线红外感应测量仪和收线红外感应测量仪,所述进线红外感应测量仪和收线红外感应测量仪分别与所述控制台电控连接;所述自动调节装置通过所述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自动调节装置与所述控制台电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压延半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安装于所述蜗杆的另一端部,所述传动齿轮通过带传动机构二连接伺服电机二输出端,所述伺服电机二与所述控制台电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线压延半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线红外感应测量仪的后侧还设置有收线速度控制装置,所述收线速度控制装置包括过线支架、过线导轮、滑动主轴、气缸以及滑动变阻器,所述过线支架上设置有圆柱滑轨,所述过线导轮设置有三个、其包括两端部导轮与中央导轮,所述三个过线导轮呈“V”形安装于所述过线支架,所述两端部导轮分别通过外部支撑固定于所述过线支架的左、右两外侧壁,所述中央导轮安装于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横向两端安装于所述圆柱导轨,所述支撑杆上部连接所述滑动主轴下端、下部与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滑动主轴上端连接所述气缸输出端,所述滑动变阻器、气缸分别与所述控制台电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6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值过流过压保护器
- 下一篇:防火预警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