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导体电缆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7703.2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登瑞;余丽平;肖剑鸣;杨学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电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3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导体 电缆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技术,尤其涉及异形导体电力电缆的成缆加工。
背景技术
原GB3956-1983和GB3957-1983版标准中规定第2类绞合导体的最外层绞向为左向,电缆厂家生产电缆时成缆方向为右向,这样制做电缆,结构更稳定。随着标准的更新,在新版标准GB3956-2008中对电缆导体最外层绞向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是电缆制作的思维方式定型,导体最外层左向,成缆右向。事实上这种电缆生产方式对于圆形导体电缆的生产没有不良影响,而对于异形导体电缆在成缆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原因在于异形导体绝缘线芯在成缆过程中需要对绝缘线芯预扭成缆,通过预扭使异形绝缘线芯的圆弧边置于成缆线芯的圆周上,预扭保证了异形绝缘进入并线模的位置。成缆方向为右向,绝缘线芯预扭方向也为右向,异形线芯的预扭对导体有一个使其向左方向旋转的扭力,导体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时,相当于扭力使异形导体最外层有一个使其松散的作用,此力和异形导体的截面有关,也和预扭的节距有关,截面越大、节距越小,扭力越大,当此力足够大时,异形导体最外层就会出现“灯笼”的散花状,把外面的绝缘撑破,导体散花造成电缆没办法继续生产,只能分段或作废线处理,给电缆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以上情况多发生在以下三种情况下:1、导体外有绕包带的情况下,尤其异形耐火电缆;2、绝缘挤出过程中存在缺陷情况,有包、有破洞或出现某段绝缘较薄;3、导体绞合过程中节距不稳情况。针对以上时有发生的情况,分析出现有的成缆方法存在一定的原理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现有成缆中的方法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加工方法,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导体起“灯笼”的散状,降低质量成本。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现有标准中不明确要求电缆的成缆方向和导体最外层绞向,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异形导体的最外层绞向和成缆方向一致的办法,解决现有成缆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导体绞向和成缆方向一致,可同为右向,也可以同为左向。本发明所指异形导体可以为瓦形导体也可以为扇形导体。本发明所指异形电缆包括3kV及以下电力普通电力电缆、耐火电力电缆、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
本发明的效果:改为同向成缆后,所有电缆没有出现过导体“灯笼”散状撑破绝缘现象,保证了此类产品的质量,降低了质量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力电缆加工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力电缆加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拉丝(1)、异形导体绞制(2)、挤包绝缘(3)、成缆(4)、挤包护套(5)。
本发明是通过绞线2工序和成缆4工序同方向生产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电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电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拐杖放置装置的公共坐具
- 下一篇:含有JTAG接口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