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77572.8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法轮;黄星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9/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组装 方法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低辐射性、体积轻薄短小及耗电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及电视等领域。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要给液晶面板提供一背光模组以向液晶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平面光,从而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
通常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导光板、光源、反射片以及一至多个光学膜片。光源通常为点光源或者线光源,在背光模组中用于提供光线。导光板则用于引导光线的方向,并达到亮度均匀的效果,从而为液晶面板提供分布均匀的平面光。点光源如发光二极管(LED)因其节能、环保的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背光模组中用于提供光线,中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常采用多颗点光源排列成线状的光源带(Light bar)来取代传统的线光源,如冷阴极灯管(CCFL)。
一种现有技术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10包括一导光板11及二光源组12。该导光板11包括一出光面112、一与该出光面112相对的底面114以及与该出光面、底面112、114相连的相对平行设置的二入光面116。该光源组12包括软性电路板121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122。该软性电路板121包括相互垂直的两部分,该多个发光二极管122设置在其中一部分上,并藉由另一部分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作为电源供应。该光源组12邻近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6设置并使得设置在软性电路板121其中一部分上的发光二极管122对应该入光面116。
然而,为了裁切出本案之软性电路板121的结构,在对原始材料进行切割时,在原始材料的边缘即可切割出符合本案尺寸的包括相互垂直的两部分的软性电路板121,然而原始材料的被符合尺寸的软性电路板121包围在内的不符合尺寸的部分就造成了材料浪费(如图2所示)及较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材料浪费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材料的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也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组装方法得到的该背光模组。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底面及与该出光面和底面相连的多个侧面,相邻设置的至少二侧面作为该导光板的入光面;提供一光源组,该光源组包括软性电路板及设置在软性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该软性电路板为直条形,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包括至少二区域,该至少二区域分别与作为入光面的该至少二侧面相匹配,该至少二区域为交替设置的光源设置区及非光源设置区,该第二表面包括至少二区域,该第二表面的至少二区域为交替设置的非光源设置区及光源设置区,且第一表面的光源设置区对应该第二表面的非光源设置区,该第一表面的非光源设置区对应该第二表面的光源设置区,该第一、第二表面的光源设置区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该第一、第二表面的非光源设置区未设置发光二极管;将设置在第一表面光源设置区的发光二极管邻近与该光源设置区相匹配的导光板的侧面设置,并在第一表面的光源设置区与非光源设置区的交界处翻折该软性电路板,使得翻折后的第一、第二表面的光源设置区位于同一侧,设置在第一、第二表面的光源设置区的发光二极管对应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及光源组,该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底面及与该出光面和底面相连的多个侧面,该光源组包括软性电路板及设置在软性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相邻设置的至少二侧面作为该导光板的入光面,该多个发光二极管邻近该入光面设置,该软性电路板为直条形,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包括至少二区域,该至少二区域分别与该至少二侧面相匹配,该至少二区域为交替设置的光源设置区及非光源设置区,该第二表面包括至少二区域,该第二表面的至少二区域为交替设置的非光源设置区及光源设置区,且第一表面的光源设置区对应该第二表面的非光源设置区,该第一表面的非光源设置区对应该第二表面的光源设置区,该第一、第二表面的光源设置区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的排列方式通过上述组装方法中直条形软性电路板的翻折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便于携带的实验笼具
- 下一篇:一种禁止复印功能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