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及混凝土泵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7180.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易小刚;张作良;曾凯;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绳 驱动 系统 混凝土泵 | ||
1.一种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包括至少两节首尾依次相铰接的臂节,各所述臂节均能绕其铰接点转动,其特征在于,
至少第N节臂节(2)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根或多根第一拉绳(3)和一根或多根第二拉绳(4),所述第一拉绳(3)和第二拉绳(4)的一端均固定在该所述第N节臂节(2)上,所述第一拉绳(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拉绳(4)的另一端连接至拉绳收放装置;
所述拉绳收放装置安装在与所述第N节臂节(2)相邻的第N-1节臂节(1)上,所述拉绳收放装置可实现所述第一拉绳(3)和所述第二拉绳(4)的收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绳收放装置包括第一拉绳收放装置(5)和第二拉绳收放装置(6);
所述第一拉绳(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拉绳收放装置(5),所述第一拉绳收放装置(5)实现所述第一拉绳(3)的收放,所述第二拉绳(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拉绳收放装置(6),所述第二拉绳收放装置(6)实现所述第二拉绳(4)的收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3)和第二拉绳(4)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N节臂节(2)的尾部;所述第一拉绳收放装置(5)和第二拉绳收放装置(6)均设置在与所述第N节臂节(2)相邻的第N-1节臂节(1)的尾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收放装置(3)为电机、马达或者卷扬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拉绳收放装置(4)为电机、马达或者卷扬机构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系统中,每一臂节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拉绳(3)和所述第二拉绳(4),或者,末节臂节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拉绳(3)和所述第二拉绳(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节臂节(2)可相对于所述第N-1节臂节(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一拉绳(3)设置在所述第N节臂节(2)上表面的外侧,所述第二拉绳(4)设置在所述第N节臂节(2)下表面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节臂节(2)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拉绳导绳装置(7),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二拉绳导绳装置(8);
所述第一拉绳导绳装置(7)对所述第一拉绳(3)进行支承和导向,所述第二拉绳导绳装置(8)对所述第二拉绳(4)进行支承和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导绳装置(7)和所述第二拉绳导绳装置(8)均为定滑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3)和第二拉绳(4)均为一根拉绳;所述第一拉绳(3)和第二拉绳(4)在所述第N节臂节(2)上的固定点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绳(3)和/或所述第二拉绳(4)为多根拉绳;
同一侧的所述多根拉绳在第N节臂节(2)上的固定点不重合,所述拉绳收放装置实现同一侧的所述多根拉绳同时收放。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3)为碳纤维绳或钢丝绳,和/或,所述第二拉绳(4)为碳纤维绳或钢丝绳。
12.一种混凝土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拉绳驱动的臂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1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