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5779.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许蕙茹;刘虹苹;何彦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秋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特别指一种依规范需有最小沿面距离(Creepage Distance)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达到节约能源及符合环保的要求,照明设备的相关厂商与研发单位已逐渐将照明设备的光源改采用发光二极管( LED)。发光二极管为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元件,利用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内,使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快、耗电量低及低污染等优势。
但,照明设备属电气产品,在使用上必需考量安全规范,保证人身安全、财产及环境等不受伤害和损失,而针对LED照明设备的安全规范,不同国家及根据不同的工作电压(working voltage)有不同的规定。
其中,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灯具标准中编号 IEC 60598-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Luminair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tests),其内容规定了工作电压在1000V以下照明产品的安全规范,并对最小沿面距离(Creepage Distance)有详细的定义和规范。沿面距离指两个带电体之间或是带电体与可触表面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沿面距离不够将会引起漏电所产生的击穿现象及绝缘失效等问题,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与否,也是产品能否通过安全规范测试的一个重点和困难点。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大多数的设计者会在LED驱动上使用并联的方式,使整个系统的工作电压低于安全特低电压(Safety Extra Low Voltage,SELV),安全特低电压是指在任意两个可能碰触的组件之间,或人体可能碰触到任意组件和产品的接地保护端子间的电压,不会超过规范值,所以在安全特低电压下,不用考虑沿面距离的问题,而不同的国家中针对安全特低电压有不同的规范。但此种并联的驱动方式会因为每颗LED的内电阻不同,容易导致电流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影响照明设备的发光均匀性,且容易降低LED寿命。而现有厂商为了要解决各别LED电流不均匀的问题,则需要在照明装置上另外采用电流控制IC来控制各别并联排列的LED电流,然而随着瓦数需求增大,LED并联排列数量增加,则会造成IC数量增多,将使得造成制造成本大幅增加,并非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法。
因此,如何针对照明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良,让依规范需有沿面距离的照明设备符合沿面距离的规范,同时不增加制造成本是目前的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失,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借由在基板和基座间设置一绝缘材质的贴片,设计基板的边缘任一点沿该绝缘贴片表面到该基座的最短距离符合安全规范中最小沿面距离(Creepage Distance)的标准,且不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借由在基板和基座间设置一绝缘材质的贴片,且让该绝缘贴片具有良好的导热功能,能将基板上的热能传导到金属基座上,达到散热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种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至少包括:一金属材质的基座;至少一基板设置于该基座的一表面,且该基板上具有至少一电极及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晶片,该发光二极管晶片与该电极电性连接;及至少一绝缘贴片设置于该基板和该基座之间,该绝缘贴片与该基板满足L2+2×T≧L1+2×Cr及W2+2×T≧W1+2×Cr的关系;其中,Cr为该基板的边缘任一点沿该绝缘贴片表面到该基座的最短距离,且Cr≧1.6mm, L1为该基板的长度,L2为该绝缘贴片的长度,W1为该基板的宽度,W2为该绝缘贴片的宽度,T为该绝缘贴片的厚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基座为壳体。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基座具散热鳍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基座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基板及多个绝缘贴片,且一个基板对应一个绝缘贴片,或多个基板对应一个绝缘贴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绝缘贴片的厚度大于等于0.4mm;该绝缘贴片进一步具有导热功能,且该绝缘贴片的导热系数大于等于1 W/m-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济型LED筒灯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与书本连接的微型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