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质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5232.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冉旻;蔡建恒;陈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质量 获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质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HSUPA)的外环功率控制中,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需要根据基站上报的信道空口信号质量信息来调整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目标信干比(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Target,SIR Target),进而控制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发射功率。
然而,现有技术只能根据增强专用信道(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E-DCH)所携带的重传次数来获取当前的信道空口信号质量信息,而重传次数只有在E-DCH上数据正确译码后才能获取。因此,现有技术在E-DCH上数据译码不正确或者E-DCH上没有数据传输时,将无法获取信道空口信号质量信息,因而无法对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SIR Target进行调整,可能导致外环功率控制失效或异常,影响用户的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质量的获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时获取信道空口信号质量信息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信道质量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信道空口信号质量信息;
将获取的信道空口信号质量信息上报给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道质量的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道空口信号质量信息;
信息上报单元,用于将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信道空口信号质量信息上报给控制器。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报的信道空口信号质量信息及时调整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目标信干比,改善或提高现有外环功率控制的实时性、有效性以及可靠性,解决外环功率控制异常导致的基站侧上行过载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获取方法所适用的系统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获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获取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获取装置应用的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存在外环功率控制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当前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获取方法所适用的系统场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