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4899.X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季君晖;田利刚;王萍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4H1/413 | 分类号: | D04H1/413;D04H1/435;D04H1/728;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纤维领域,特别地涉及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通过电纺技术制备负载纳米银颗粒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成为近来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这种纳米复合材料结合了纳米银颗粒的独特性能和聚合物纳米纤维的优异性能。电纺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殊的性能,在组织工程支架、皮肤修复和创伤敷料等生物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直径在1—100nm之间的纳米银具有比常规银更稳定的理化性质、更高的表面活性和更低的体内毒性。在抗菌应用方面,由于小尺寸效量子效应和极大的比表面积,纳米银具有比传统无机抗菌剂更强的抗菌效果,而且银元素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将银纳米颗粒引入到聚合物纳米纤维中,可以赋予纤维有效的抗感染性能,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能、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可加工性能等优势,而且相比于PLGA、PGA、PLA等,PBS的生产成本较低。相关研究表明PBS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释放等生物医学领域。Suttiphong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BS纳米纤维无纺布并研究了其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潜能。由于PBS纳米纤维无纺布具有特有的性质-高孔隙率、微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相比于普通薄膜,纳米纤维无纺布对成骨细胞(SaOs-2)在材料上的粘附、生长和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迄今为止,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含纳米银的PBS复合材料还未见报道。
通常在制备纳米银颗粒的电纺纤维膜时,可以采用在电纺过程中原位生成纳米银颗粒,但是这需要选择聚合物和银离子的共溶剂,该共溶剂需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且聚合物需具备特定的化学基团以便能与银原子产生强的相互作用,这就使得制备纳米银颗粒的电纺纤维膜受共溶剂的选择以及聚合物化学结构的限制,适用性较弱。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制备纳米银颗粒的电纺纤维膜的方法,其可以不受共溶剂以及聚合物化学结构的限制,适用性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膜;该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优异的力学和加工性能,同时还具有强效、广谱和长效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通过以可PBS为基材,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在乙醇溶液中将硝酸银还原为纳米银颗粒,通过静电纺丝将纳米银颗粒负载于PBS的纳米纤维中,得到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膜。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膜的应用,其可用于创伤敷料、抗菌滤膜、医疗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膜,它由纳米银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组成,纳米银颗粒均匀分布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上,其中,纤维直径为50~500nm,纳米银颗粒直径为2~15nm。
所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熔点110~120℃,分子量5~20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银的制备:
将硝酸银的乙醇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至溶液颜色由无色透明变成深红色,并不再变化,得到含纳米银颗粒的乙醇溶液;
2)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膜的电纺:
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溶解,将步骤1)得到的含纳米银颗粒的乙醇溶液加入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静电纺丝,接收纳米丝,得到含纳米银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纳米纤维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硝酸银的乙醇溶液浓度为0.001~0.03g/m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浓度为0.02~0.2g/m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硝酸银的乙醇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混合后加热在40~60℃条件下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含纳米银颗粒的乙醇溶液与PBS的氯仿溶液的体积比为0.01~0.2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如下:电压15~30KV,接收距离为10~20cm,纺丝空内径0.2mm~0.8mm,纺丝速度为30~80ul/min。
所述步骤2)中以铝箔或不锈钢支架接收纳米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8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杆形连杆蛙式滑板
- 下一篇: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