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铝镁合金压铸模具及加工零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4286.6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发;单巍巍;杨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金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8111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凤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压铸 模具 加工 零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锌铝镁合金压铸模具及加工零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模具中,只能做到小面积薄壁零件的加工,铸件的面积在25cm2以下时,锌合金可以生产0.5mm的铸件,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可以生产出0.8mm的零件。对于面积大于25~100cm2的铸件,锌合金可以生产1.0mm的壁厚的零件,铝合金、镁合金可以生产1.2mm壁厚的零件,铜合金可以生产1.5mm壁厚的零件。对于面积在100~500cm2的铸件,锌合金可以生产1.5mm的壁厚的零件,铝合金、镁合金可以生产1.8mm壁厚的零件,可以使用铜合金可以生产2.0mm壁厚的零件。对于面积大于500cm2的铸件,锌合金可以生产2.0mm的壁厚零件,铝合金、镁合金可以生产2.5mm壁厚的零件,铜合金可以生产2.5mm壁厚的零件。上面的面积壁厚比(产品面积与壁厚的比值)是这个行业的极限记录,超过的就做不出来。如果产品有超薄壁零件的要求只能改为冲压等工艺或者只能重新设计产品壁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锌铝镁合金压铸模具及加工零件的方法,以完成超薄壁的产品的加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锌铝镁合金压铸模具,其包括:前模架1和后模架14,所述前模架1上设置有前模肉2和浇口套3;所述后模架14上设置有后模肉11和分流锥4;所述前模架1上还设置有前模探温针5和前模电器盒7,所述后模架14上还设置有后模探温针13和后模电器盒10,其中:
所述前模肉2内安装有前模热源装置6,所述后模肉11内安装有后模热源装置12,所述前模热源装置6通过前模电器盒7连接电源控制箱和后模热源装置12通过后模电器盒10连接电源控制箱,所述后模探温针13和前模探温针5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箱。
优选地,所述后模肉上设置有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上设置有多个梳状流道,且中间两个梳状流道的上端分别向里弯曲。
优选地,所述前模架1上还设置有前模排气块8,所述后模架14上还设置有后模排气块9。
一种利用锌铝镁合金压铸模具加工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锌铝镁合金压铸模具,该方法包括步骤:
前模热源装置和后模热源装置通过电能自身发热;
然后将所述发热分别热传导给前模肉和后模肉;
所述前模探温针、后模探温针分别测出所述前模肉和后模肉的温度;
并将该温度反馈到电源控制箱以控制前模热源装置和后模热源装置继续加热,从而使前模肉和后模肉达到需要的并且是恒定的温度。
在所述方法中,还包括步骤:
前模排气块与后模排气块将前模肉与后模肉之间的腔内的气体排出。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锌铝镁合金压铸模具及加工零件的方法通过恒温模温系统保证了金属液在填充状态下的固相率低于成型所需的固相率;加速流道排气技术解决了型腔排气问题;激冷型排气块保证金属液体不会泄露而气体又能出去,可以完成超薄壁的产品的加工,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重量与成本,使用者更易携带产品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速流道排气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锌铝镁合金压铸模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前模架1和后模架14,所述前模架1上设置有前模肉2和浇口套3;所述后模架14上设置有后模肉11和分流锥4;所述前模架1上还设置有前模探温针5和前模电器盒7,所述后模架14上还设置有后模探温针13和后模电器盒10,其中:
所述前模肉2内安装有前模热源装置6,所述后模肉11内安装有后模热源装置12,所述前模热源装置6通过前模电器盒7连接电源控制箱和后模热源装置12通过后模电器盒10连接电源控制箱,所述后模探温针13和前模探温针5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箱。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前模架1上还设置有前模排气块8,所述后模架14上还设置有后模排气块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金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创金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元件的安装构造
- 下一篇:用于污染控制装置的低剪切安装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