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波管线性化信号调理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4222.6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伟;秦开宇;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1/32 | 分类号: | H03F1/3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波 线性化 信号 调理 驱动 装置 | ||
1.一种行波管线性化信号调理驱动装置,具体包括,输入隔离器、线性化器和输出隔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增益可调放大器、第二增益可调放大器、第三增益可调放大器和削峰单元,其中,
输入隔离器作为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入端;
输入隔离器、第一增益可调放大器、线性化器、第二增益可调放大器、削峰单元、第三增益可调放大器和输出隔离器依次顺序连接;
输出隔离器作为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削峰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均衡匹配器和第二均衡匹配器,
其中,
第一均衡匹配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削峰单元的输入端,第一均衡匹配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相连,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耦接至地电位;
第二均衡匹配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削峰单元的输出端,第二均衡匹配器的输入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相连,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耦接至地电位;
第一均衡匹配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均衡匹配器的输入端通过微带线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或者PIN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性化器包括:第一混合接头、第二混合接头、线性支路和非线性支路,输入信号经第一混合接头分为两路,记为第一支路信号和第二支路信号,第一支路信号和第二支路信号分别输入到所述的线性支路和非线性支路,线性支路和非线性支路的输出信号经第二混合接头耦合成输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支路包括第一衰减器、第一群时延单元和第一移相器,第一支路信号依次经过第一衰减器、第一群时延单元和第一移相器,其中,第一衰减器用于调节信号的幅度,第一群时延单元用于调节信号的时延,第一移相器用于调节信号的相位;
所述非线性支路包括第一非线性发生器、第二群时延单元和第二移相器,第二支路信号依次经过第一非线性发生器、第二群时延单元和第二移相器,其中,第一非线性发生器用于使得第二支路信号产生增益压缩和相位压缩,产生非线性失真信号;第二群时延单元用于调节产生的非线性失真信号的时延;第二移相器用于调节经过第二群时延单元之后的信号的相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线性发生器由第一微带线单元、第二微带线单元、第三微带线单元、第一直流馈电单元和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组成,所述第一微带线单元和第二微带线单元级联,所述第一直流馈电单元并联接在所述第一微带线单元上,所述第三微带线单元并联接在所述第一微带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微带线单元中间,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与所述第三微带线单元级联,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线性发生器由第四微带线单元、第五微带线单元、第一3dB耦合器、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第三肖特基二极管、第二直流馈电单元组成,所述第四微带线单元与第一3dB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五微带线单元与第一3dB耦合器的隔离端相连,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和第三肖特基二极管分别与第一3dB耦合器的另外两端相连,第二肖特基二极管和第三肖特基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直流馈电单元并联接在第四微带线单元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由第六微带线单元、第七微带线单元、第二3dB耦合器、第一变容二极管、第二变容二极管、第三直流馈电单元组成,所述第六微带线单元与第二3dB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七微带线单元与第二3dB耦合器的隔离端相连,所述第一变容二极管和第二变容二极管分别与第二3dB耦合器的另外两端相连,第一变容二极管和第二变容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直流馈电单元并联接在第六微带线单元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衰减器由第八微带线单元、第九微带线单元、第十微带线单元、第四直流馈电单元和第一PIN二极管组成,所述第八微带线单元和第九微带线单元级联,所述第四直流馈电单元并联接在所述第八微带线单元上,所述第十微带线单元并联接在所述第八微带线单元和所述第九微带线单元中间,所述第一PIN二极管与所述第十微带线单元级联,第一PIN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衰减器由第十一微带线单元、第十二微带线单元、第三3dB耦合器、第二PIN二极管、第三PIN二极管、第五直流馈电单元组成,所述第十一微带线单元与第三3dB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十二微带线单元与第三3dB耦合器的隔离端相连,所述第二PIN二极管和第三PIN二极管分别与第三3dB耦合器的另外两端相连,第二PIN二极管和第三PIN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直流馈电单元并联接在第十一微带线单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2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