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2200.6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裴德成;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芯(青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多孔 状硅碳 复合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能球磨法增强硅粉和纳米铝粉的机体界面结合,形成合金材料,经酸刻蚀制备多孔状硅材料,再与石墨微粉进行球磨复合,最终经碳包覆后制得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硅粉与纳米铝粉按一定比例以300~500 r/min转速球磨混合6~12 h;
B、将步骤A中制得的复合材料浸没到浓度为2.0~3.0 mol/L盐酸中,盐酸相对完全将铝反应掉的用量多加入20%~30%,在反应釜中搅拌1.5~2 h,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pH大于等于5,于90℃~110 ℃下烘干,制得多孔状硅材料;
C、将包覆用的无定型碳前躯体用溶剂溶解,加入步骤B制得的多孔状硅材料和中位径为6~14 μm的球形石墨,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密封在行星式或轴承式球磨罐中以400~600 r/min转速或在振动式球磨机中以5~20Hz的振动频率球磨10~16 h,得到混合浆料;
D、在90~110 ℃条件下,对混合浆料进行干燥,冷却到室温得到多孔状硅碳复合材料前躯体;
E、将步骤D中的前躯体放入有惰性气体保护的碳化炉中,以5~8 ℃/min升温速率升至850~1150 ℃,碳化处理3~8 h,冷却至室温经粉碎后制得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F、重复C、D、E操作步骤一次,其中无定型碳前躯体分两次加入,前后加入质量比例为1∶2~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粉占原料总质量的5%~12%、石墨为48%~55%,其余为无定型碳前躯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铝粉的中位径为30~60 nm,所述硅粉的中位径为1~3 μm,其球磨质量比为1∶3~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的活性硅表面为多孔结构,表面分布孔径为10~80 nm,中位径为0.5~1.0 μm,颗粒表面孔径分布数为3.0×1010~1.2×1011/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球磨机为行星式球磨机、振动球磨机、轴承球磨机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定型碳前躯体为沥青、柠檬酸、PVA、蔗糖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体积比为1∶1的四氢呋喃与丙酮的混合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其中位径为16~24 μm,振实密度为0.95~1.20 g/cm3,比表面积为1.0~2.5 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芯(青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力芯(青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2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