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旋转暖风器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1030.X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垠;邹洋;李淑宏;王健;马晓骏;曹慎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F22B3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旋转 暖风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站锅炉旋转暖风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旋转暖风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暖风器是采用蒸汽预热进入空气预热器冷空气的换热设备,大型电站锅炉分一次风暖风器和二次风暖风器,一般有若干组受热面紧密布置,每组受热面的结构和原理相同,作用是提高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空气温度,防止空气预热器低温段的低温腐蚀。除非在寒冷的冬季,暖风器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是不需要投运的。然而,即使暖风器不投运,由于暖风器换热面的存在,风道内会存在阻力,增加送风机的电耗。旋转暖风器的发明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即在暖风器停运时,其中一组受热面旋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风道的阻力;在暖风器投运时,旋转的暖风器受热面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实现暖风器加热空气的功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旋转暖风器固定和密封问题也应该得到很好地解决。因为当旋转暖风器得不到很好的固定,就会使旋转暖风器在风力的作用下,出现不必要的旋转和震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暖风器的换热效果和使用寿命,此外就是暖风器受热面之间、风道固定装置之间的漏风也需要得到解决,以免影响冷空气的温升及增加送风机不必要的负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锅炉旋转暖风器的固定装置,具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达到旋转暖风器固定和密封的目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锅炉旋转暖风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旋转暖风器主体3的迎风面和背风面的上、下边角处的锥孔金属块11,对应暖风器投运和停运时,旋转暖风器主体3上锥孔金属块11的位置,在风道上盖板7和风道下盖板14外侧固定风道加厚板10,在风道加厚板10和风道上盖板7或风道下盖板14对应位置开有螺纹孔13,在风道加厚板10外侧固定通孔金属块9,所述锥孔金属块11、风道加厚板10和风道上盖板7或风道下盖板14的螺纹孔13以及通孔金属块9的孔中心线同轴,还包括螺钉8,所述螺钉8上端带有锥度与锥孔金属块11相配合,下端柱状带螺纹与风道加厚板10和风道上盖板7或风道下盖板14的螺纹孔13相配合,当螺钉8插入通孔金属块9、螺纹孔13以及锥孔金属块11中,不仅起到固定旋转暖风器主体3的作用,而且保证固定装置与风道间的密封。
在所述旋转暖风器主体3迎风面和背风面一组对角外侧均固定挡板5,挡板5的宽度比旋转暖风器主体3与相邻固定暖风器的间距大20-30mm。
在挡板5和旋转暖风器主体3的另侧边缘固定加强筋板6形成三角形挡板的加强筋板结构,考虑到热膨胀后加强筋板6可能会挤压相邻的固定暖风器,暖风器加强筋板6与挡板5固定的位置距两侧固定暖风器的距离为3-5mm。
在所述风道上盖板7和风道下盖板14内侧固定有定位块12。
所述锥孔金属块11距离暖风器边缘8-12mm。
所述通孔金属块9的孔径为螺钉8下端柱状外径的1.1~1.3倍。
所述的固定方式均为焊接。
本发明具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达到旋转暖风器固定和密封的目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暖风器的安装固定装置阶梯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暖风器固定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螺钉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挡板-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风道上挡板外侧通孔金属块与风道加厚板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旋转暖风器主体3的右侧为右侧固定暖风器1,左侧为左侧固定暖风器2,在右侧固定暖风器1和左侧固定暖风器2的外侧为风道4。本发明一种锅炉旋转暖风器的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旋转暖风器主体3的迎风面和背风面的上、下边角处的八个锥孔金属块11,所述锥孔金属块11距离暖风器边缘8-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1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涉型高光谱成像仪的MTF在轨检测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组合式票据背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