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热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0691.0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8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柏盛 |
主分类号: | H05B3/06 | 分类号: | H05B3/0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发热盘。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技术的发热盘为电灶、电热炉、电饭煲用的发热盘,这类发热盘的结构由发热盘底座内安装有电阻丝、隔热材料。金属传热外壳一般使用铝或铝合金材料铸成的发热盘,铝合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热变形,且热量易经发热盘底座向外流失,这样的结构复杂、热能利用率低、制造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等。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对发热盘进行了研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结构简单、装配便利、制造成本低的发热盘。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热盘,由面壳、上绝缘层、发热体、下绝缘层、保温层、底壳和陶瓷座组成,所述的面壳设有容腔,上绝缘层、发热体、下绝缘层和保温层置于面壳的容腔内,发热体位于上绝缘层与下绝缘层之间,上绝缘层紧贴在面壳的内表面,保温层位于下绝缘层与底壳之间,底壳与面壳扣合,发热体与陶瓷座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面壳由厚度为0.1-3mm的碳素钢板或铸铁制作而成;面壳表面呈波浪形凹凸状,面壳设有用于与底壳相扣合的凹环,底壳的凸缘扣入面壳的凹环内。
优选地,所述的上绝缘层、下绝缘层均由厚度为0.1-30 mm的氧化镁材料制作而成,上绝缘层设有用于放置发热体的多条环形槽,发热体置于环形槽内,下绝缘层设有与上绝缘层相吻合的凸面;上绝缘层与下绝缘层配合,包裹发热体。
优选地,所述的发热体为发热电阻丝,沿着环形槽盘绕成螺旋状。
优选地,所述的保温层由0.1-30mm厚的复合防火保温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底壳由厚度为0.1-3mm的碳素钢板或铸铁制作而成,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的面壳和底壳的外表面涂有覆膜层,覆膜层厚度为0.1-0.4mm。
优选地,所述的覆膜层为耐高温导热防锈漆。
本发明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其中,发热盘的面壳设有容腔,上绝缘层、发热体、下绝缘层和保温层置于面壳的容腔内,发热体位于上绝缘层与下绝缘层之间,上绝缘层紧靠在面壳的内表面,保温层位于下绝缘层与底壳之间,底壳与面壳扣合,发热体与陶瓷座电连接,这样的发热盘结构简单、工艺简化,发热体被绝缘层覆盖,防止发生漏电事故,绝缘层采用了0.1-30mm厚的氧化镁材料制作,更加安全可靠,并且提高传热效率。保温层采用0.1-30mm厚的复合防火保温材料,不仅能有效地防止热量向外流失,还能储存热量。
2、本发明的面壳和底壳由碳素钢板或铸铁制作而成,在高温情况下,也不容易变形;面壳表面呈波浪形凹凸状,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底壳和面壳的外表面涂有耐高温导热防锈漆,有效防止生锈、腐蚀。
3、本发明的底壳与面壳扣合,面壳上设有凹环,底壳设有凸缘,所述的凸缘扣入凹环,装配操作快捷,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各部件展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面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底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发热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它由面壳1、上绝缘层2、发热体3、下绝缘层4、保温层5、底壳6和陶瓷座7组成,所述的面壳1设有容腔,上绝缘层2、发热体3、下绝缘层4和保温层5置于面壳1的容腔内,发热体3位于上绝缘层2与下绝缘层4之间,上绝缘层2紧靠在面壳1的内表面,保温层5位于下绝缘层4与底壳6之间,底壳6与面壳1扣合,发热体3与陶瓷座7电连接。
如图4所示,面壳1由厚度为0.1-3mm的碳素钢板或铸铁制作而成,一般采用压铸工艺制作,压铸方式效率高、性能稳定、成品率高;面壳1表面呈波浪形凹凸状,大大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来增大传热面积,如锯齿状、齿轮状等。面壳1设有用于与底壳6相扣合的凹环11,底壳6的凸缘61扣入面壳1的凹环11内,面壳1的凹环11可以使底壳6的凸缘61很顺利地滑入并扣合牢固,不易松脱,这样的结构非常简单、装配操作快捷、省力,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扣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柏盛,未经李柏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