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认知无线电系统及其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9698.0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8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0 | 分类号: | H04W16/10;H04W1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康建峰;郎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认知 无线电 系统 及其 资源 分配 设备 方法 | ||
公开了认知无线电系统及其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一种资源分配设备包括:传输机会评估装置,用于估计主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中的传输机会的可用性;向量生成装置,用于根据对所述传输机会的可用性的估计结果为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每一次用户设置传输机会选择向量,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包含用于标识多个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的信息;以及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发布给该次用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认知无线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认知无线电系统以及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资源利用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用户对无线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有限的无线资源变得尤为稀缺,从而促进了通信技术朝着更加合理高效的无线资源利用的方向迅猛发展。然而,如今所采用的固定频谱分配策略使得许可频谱(Licensed Spectrum)无法被主通信网络的主用户(对许可频谱拥有使用权的无线用户)充分使用,成为无线资源利用的瓶颈。在这种环境下,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技术应运而生。认知无线电功能使得次通信网络的次用户(对许可频谱不具有使用权的无线用户)通过与所在无线环境进行交互,发现更多可用频谱资源,并动态改变其运行参数以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且对主用户造成影响处于限制范围内。
在认知无线电技术中,由于缺乏主用户频谱分配的信息,因此,许可频谱的使用模式对次用户呈现出复杂的随机性,导致次通信系统的次用户难以对许可频谱进行有效的资源利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能够快速、有效地为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次用户分配资源的资源分配设备和方法、资源利用设备和方法以及应用所述设备和方法的认知无线电系统。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资源分配设备,该设备包括:传输机会评估装置,用于估计主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中的传输机会的可用性;向量生成装置,用于根据对所述传输机会的可用性的估计结果为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每一次用户设置传输机会选择向量,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包含用于标识多个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的信息;以及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发布给该次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估计主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中的传输机会的可用性;根据对所述传输机会的可用性的估计结果为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每一次用户设置传输机会选择向量,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包含用于标识多个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的信息;以及将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发布给该次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资源利用设备,该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于该次用户的传输机会选择向量,该传输机会选择向量包含用于标识多个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的信息;以及感知装置,用于对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中包含的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进行感知,以判断该传输机会当前是否可用;若是,则确定该传输机会可用于数据传输;若否,则按顺序对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中的下一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进行感知,直到找到可用传输机会或者传输机会选择向量中再无可选的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资源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该次用户的传输机会选择向量,该传输机会选择向量包含用于标识多个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的信息;以及对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中包含的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进行感知,以判断该传输机会当前是否可用;若是,则确定该传输机会可用于数据传输;若否,则按顺序对所述传输机会选择向量中的下一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进行感知,直到找到可用传输机会或者传输机会选择向量中再无可选的估计可用的传输机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9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