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胶负载聚合胺、羧基双功能基复合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8793.9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烟小亿;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安圣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6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负载 聚合 羧基 功能 复合 吸附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吸附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硅胶负载聚合胺、羧基双功能基复合吸附材料,本发明还涉及该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于重金属污废水治理。
背景技术
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在加速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工业排污量急剧增加,大量重金属污染物排到了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重金属离子能在土壤中积累,并且无法被微生物降解,不论用何种方法处理,只能转移重金属离子的存在位置或改变其物理、化学形态,而不能将重金属离子分解破坏。因此,重金属离子是一种永久性的污染物,而且其中大部分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其中铅、铬、镉、铜、锰、汞等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重金属离子主要随废水排出,产生重金属废水的行业有矿山,冶炼,钢铁,电解,电镀,石油化工,制革,农药,涂料等。
目前,常用的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但是,上述方法都存在许多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例如:
膜分离法,由于其分离功能依靠膜来实现,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发生膜的污染和通量的衰减,因此需要经常清洗和维护,这大大限制了膜分离的推广和应用。
离子交换法所使用的离子交换剂一般为树脂类,而其抗酸碱性差,吸附容量低,循环吸附周期长,不耐高温、有机官能团易脱落等,这就限制了离子交换法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方面的应用。
溶剂萃取分离法在萃取过程中容易发生溶剂的流失,并且在络合剂和溶剂再生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溶剂萃取分离法中必须用到有机溶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发展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新型、高效、快速、便捷的脱除并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减轻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现有公开的相关专利和文献中,硅胶负载有机官能团该类产品制备的总体思路为:将硅胶活化处理、有机改性、键合低分子量或高分子量有机物。该类产品的技术难度在于,如何能将无机硅胶与有机官能团牢固结合成键,同时尽可能的提高有机官能团的负载量,并且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键合低分子量有机官能团较易制备得到该类材料,但正是其分子量低所以在金属吸附容量及性能方面较差。而高分子量有机官能团对金属有着优异的吸附性能,但由于其分子量高空间位阻大,导致反应活性低,反应条件较难控制等,因此,较难提高其在硅胶上的负载量,导致吸附容量较低。现有技术在活化处理时容易发生硅胶破碎的现象,影响了产品性能。其次达到增湿后的含水率并非最佳含水率。再者,有机改性未预先用溶剂浸润,将偶联剂的混合液加入到增湿后的硅胶,会导致反应初期无充足的溶剂使偶联剂加入后无法均匀扩散,导致偶联剂迅速水解,与周围的硅胶反应,堵塞孔径,偶联剂在硅胶表面重叠,键合不牢固。第四,键合聚合胺未预先用有机溶剂浸润和低温搅拌,而直接将聚合胺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液加入到改性硅胶中,由于该步骤改性硅胶与去离子水不能浸润,因此,改性硅胶被聚合胺包覆,高分子链之间相互缠绕增大了空间位阻,降低了聚合胺的键合量。第五,直接将聚合胺/硅胶复合材料与氯乙酸盐混合反应,未对聚合胺/硅胶复合材料进行溶胀,使得聚合胺高分子链无法在溶液中完全展开,不利于羧基的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胶负载聚合胺、羧基双功能基复合吸附材料,应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的吸附、分离、富集,实现水体中重金属的无害化处理,制得的产品吸附性能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胶负载聚合胺、羧基双功能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硅胶负载聚合胺、羧基双功能基复合吸附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硅胶60.2%~86.2%,偶联剂6.1%~24.0%,聚合胺1.7%~14.5%,羧基1.7%~14.5%,以上组分的质量总和为100%。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硅胶负载聚合胺、羧基双功能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
对球型大孔硅胶进行预增湿,增湿至硅胶略呈半透明状;
步骤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安圣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安圣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捆猪凉糕
- 下一篇:曲面三维超声探伤用四-七轴联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