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7612.0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12 | 分类号: | E05F1/12;E05F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李箱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李箱盖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防止行李箱盖冲顶和震荡的行李箱盖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常见的以鹅颈式铰链为连接机构的行李箱盖驱动装置有直接驱动式和间接驱动式,结构分别如下:
1.间接驱动式
如图1A和1C所示,两个鹅颈式铰链1′分别通过铰链支架4′固定在衣帽板6′下方的两侧,铰链支架4′利用两个螺钉41′与衣帽板6′连接,扭杆保持件2′安装在衣帽板6′下方的中间,扭杆3′两端分别卡在左右两侧的铰链支架4′上,并通过连杆5′对鹅颈式铰链1′施加驱动力。
2.直接驱动式
如图1B所示,与间接驱动式不同的是:扭杆3′一端卡在铰链支架4′上,另一端直接穿过鹅颈式铰链1′对鹅颈式铰链1′施加作用力。
当行李箱盖解锁后,扭杆3′提供的扭力驱使鹅颈式铰链1′进行旋转,行李箱盖(图未示)随着鹅颈式铰链1′向上开启,当扭杆3′提供的驱动力与铰链摩擦力以及铰链和行李箱盖的重力达到平衡时,行李箱盖静止在某一开启位置。通常情况下,顾客需要再施加一个推力才能使行李箱盖打开至全开位置。
当顾客手中携带行李物品时,施加推力开启行李箱盖不是很方便,因此,需要行李箱盖具备自动开启至全开状态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需要扭杆提供足够大的扭力去克服铰链摩擦力以及铰链和行李箱盖的重力。但是较大的扭力将导致行李箱盖开启速度过快,在最大开启位置出现冲顶,并反复前后震荡。如果震荡幅度过大,可能会伤及到用户的头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行李箱盖开启至全开位置时的冲顶和反复震荡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盖驱动装置,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铰链组、设置在两个所述铰链组之间的扭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扭杆中部的扭杆保持件,所述铰链组包括铰链和铰链支架,所述铰链的一端与所述铰链支架连接,所述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盖连接,所述扭杆的活动端与一侧的铰链连接,所述扭杆的固定端与另一侧的所述铰链支架连接,还包括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铰链连接,所述阻尼弹簧的另一端与车身连接。
优选地,所述铰链为包括弯曲部和直部的鹅颈式铰链,所述弯曲部与所述铰链支架连接,所述直部与所述行李箱盖连接。
优选地,所述扭杆有两根,两根所述扭杆交叉布置。
优选地,所述阻尼弹簧有两个,两个所述阻尼弹簧分别与左右所述铰链连接。
优选地,所述扭杆的活动端通过连杆与所述铰链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尼弹簧通过球头支架分别与所述铰链和所述车身连接。
优选地,所述球头支架通过铆接或焊接与所述铰链和所述车身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铰链与车身之间设有阻尼弹簧,当打开行李箱盖时,扭杆驱动铰链转动,同时阻尼弹簧提供稳定阻力,使得铰链匀速缓慢转动,从而使行李箱盖也匀速缓慢打开直到全开位置,有效地避免了行李箱盖的冲顶和反复震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是传统间接驱动式汽车行李箱盖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传统直接驱动式汽车行李箱盖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传统汽车行李箱盖驱动装置与车身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汽车行李箱盖驱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汽车行李箱盖驱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铰链 2′——扭杆保持件 3′——扭杆
4′——铰链支架 5′——连杆 6′——衣帽板
41′——螺钉
1——铰链组 2——扭杆保持件 3——扭杆
4——阻尼弹簧 5——连杆 6——衣帽板支撑板
11——铰链 12——铰链支架 13——铰链轴
31——活动端 32——固定端 41——球头支架
61——连接支架 111——弯曲部 112——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安放上下分布往复式过滤器结构
- 下一篇:滤布自动纠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