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除尾气中PM2.5颗粒物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6102.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5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鹏;吴增彬;王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pm2 颗粒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烧除尾气中PM2.5颗粒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内胆(2)、支架(3)、电阻丝(4),尾气入口(5),尾气出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4)形状为螺纹状,电阻丝(4)两端有接线;电阻丝(4)缠绕在内胆外围,电阻丝(4)嵌套固定在支架(3)的凹槽内,电阻丝(4)与内胆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除尾气中PM2.5颗粒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形状为两头小中间大的空心圆柱,壳体的前端是尾气入口,壳体后端是尾气出口,中间部分安装内胆;壳体的中间部分有两个小孔,两个小孔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孔的位置均位于所述空心圆柱的同一条母线上,孔的大小满足让电阻丝两端的接线通过,接线穿过小孔与外接电源相连,外接电源给电阻丝提供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除尾气中PM2.5颗粒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前后两端呈半椭球状,中间部分为圆柱状,内胆前端有一通孔,中间空心圆柱的中部开三个通孔,前端的通孔和中间空心圆柱的三个通孔彼此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除尾气中PM2.5颗粒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入口正对内胆前端的通孔,尾气入口的大小大于内胆前端通孔大小,位于内胆外壁的支架使得内胆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除尾气中PM2.5颗粒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形状呈倒‘7’字形状,共有三对,均匀分布在内胆圆周上,每一对支架位于中间空心圆柱外壁的同一母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1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