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率宽角度的耦合光栅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3678.2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1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战华;尤勐;蔡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益书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率 角度 耦合 光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衍射屏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大视场、小体积的衍射屏显系统中,高效率耦合成像光束的耦合光栅。
背景技术
在衍射屏显领域,小体积大视场的系统设计已成为趋势,尤其是头戴式衍射屏显,更要求小巧轻便。如图1所示,传统方式是将各视场的成像光束,经准直后入射带有楔形斜面的波导板内,光束的耦合能量可接近100%。但是要求成像光源倾斜放置,波导板需要较宽的横截面,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图2将闪耀光栅作为耦合元件,成像光束可以垂直波导面入射,光束发生衍射后,在波导内全反射传播。这种设计可以减小体积和重量,但是闪耀光栅的耦合效率一般低于70%,当屏显要求的视场较大,即入射角度变化范围较宽时,部分角度的耦合效率可降至30%,损失了较多的入射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衍射屏显系统中,小体积的耦合系统,在大视场的成像范围内,无法实现高衍射耦合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率宽角度的耦合光栅,可嵌入波导中,形成小体积的光束耦合系统,并在20°×30°的视场范围内,提供大于93%的耦合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率宽角度的耦合光栅,包含闪耀光栅结构的基底,在基底上镀折射率、厚度不完全相同的三层膜,即第一层膜、第二层膜和第三层膜。第一层膜和第三层膜的折射率相同,第二层膜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层膜和第三层膜。第一层膜和第三层膜的折射率大于2.4,第二层膜的折射率小于1.4。
由基底到出射介质的方向,膜层的厚度按照逐渐变薄的规则变化,第一层膜的厚度大于100nm、第二层膜的厚度大于60nm并小于100nm、第三层膜的厚度小于60nm。
膜层上方即第三层膜与光束出射介质相粘合。光束出射介质一般为波导。出射介质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层膜和第三层膜。
耦合光栅的基底呈现闪耀光栅的结构形貌。闪耀光栅断面的槽型,可以是单闪耀光栅,闪耀光栅一边的槽线与底面倾斜,一边的槽线与底面垂直;也可以是双闪耀光栅,闪耀光栅一边的槽线与底面倾斜,另一边的槽线也与底面倾斜。基底材料为金属。
耦合光栅的周期由入射光束的波长而定,周期与波长的关系为:周期=波长/(n×sinA),其中n是出射介质的折射率;A是光束垂直入射光栅表面时,一级衍射光束与光栅表面法线的夹角。A大于出射介质在空气中的全反射临界角。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率宽角度耦合光栅,可以形成小体积的耦合系统,在大视场的成像范围内,实现高效率的光束耦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楔形斜面耦合系统。
图2是现有的闪耀光栅耦合系统。
图3是本发明耦合光栅的单周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耦合光栅的耦合光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耦合光栅在宽角度入射下,衍射效率的分布图。
图中,1是波导板,2是楔形斜面,3是闪耀光栅,4是闪耀光栅结构的基底、5是第一层膜、6是第二层膜、7是第三层膜、8是出射介质、9是耦合光栅。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本发明耦合光栅的单周期结构图。该耦合光栅由基底、多层膜、出射介质组成。其中基底4呈现闪耀光栅的槽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基底4是单闪耀光栅,闪耀光栅一边的槽线与底面倾斜,一边的槽线与底面垂直。闪耀角是30°。基底4的材料是金属银。
在基底4的斜面上,依次镀第一层膜5、第二层膜6、第三层膜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膜层5和第三层膜7的折射率是2.5,第二层膜6的介质是1.38。
第一层膜层5、第二层膜层6、第三层膜层7的镀膜均匀,膜层的上、下表面均与基底4的斜面平行。第一层膜的厚度大于第二层膜的厚度,第二层膜的厚度大于第三层膜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膜的厚度为120nm,第二层膜的厚度为100nm,第三层膜的厚度为50nm。
出射介质8与第三层膜7相粘合,出射介质8为低折射率透明的材质,出射介质的折射率小于第一层膜和第三层膜。在本实施例中,出射介质的折射率为1.52。
如图4所示,耦合光栅9经过出射介质8与波导板1相粘合,光束由垂直于耦合光栅的方向入射,经衍射后,一级衍射光束在波导板内发生全反射,继续传播。
图4中,光束在说明书的纸面内变化时,变化的角度称之为纵向角b;光束在与纸面垂直的平面内变化的角度称之为横向角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