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裹蛋白大分子药物的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3283.2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金拓;袁伟恩;吴飞;葛雪梅;蔡云鹏;张奇昕;段诗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蛋白 大分子 药物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裹蛋白大分子药物的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发现,大部分蛋白质在体内的半衰期平均约为10分钟,进入体内的蛋白质会快速的被体内各种蛋白酶所清除。特别是蛋白药物复杂的三、四级结构,在制备和体内给药过程中很容易变性失活,半衰期非常短。面临胃肠道的酶的降解、肝的首过效应等障碍,蛋白构像极易受到体内酸碱、电荷等微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并且构像变化后,不仅丧失原有的活性,而且完全改变蛋白的性质,甚至诱导有害免疫反应,使之从良药变为毒药,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聚集后引起免疫原性。因此,蛋白药物中蛋白质稳定性问题决定了蛋白药物成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文献中见到过各种关于提高蛋白质在纳米包封过程中稳定性的方法的报道。但是,这些方法只能解决单个问题,而对于此类的其他问题却不能兼顾,甚至会带来新的问题。目前成功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脂质体和纳米粒。传统的脂质体虽然组织相容性比较好,但是脂质体膜很薄,机械强度相对较弱,对微环境比较敏感而产生不稳定,尤其是某些水溶性药物包封率较低,并且药物极易从脂质体中渗漏,因此稳定性差亦是脂质体商品化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以高分子为构成框架的纳米粒,虽然机械强度满足体内的输送要求,但其通常为疏水的内核,在运输亲水性的蛋白时容易导致蛋白分子的变性失活。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可降解微/纳米载体有:(1)PLGA、PLA等微/纳米粒载体类,其优点是生物相容和生物可降解;缺点是包封率低、在微囊包蛋白药物时难以保持它的自然构象(由于制备过程用到有机溶剂存在油水界面,而导致蛋白变性失活)、及它的降解速率慢难以实现在内吞体内逃逸到细胞浆里[Waeckerle-Men Y.,Groettrup M.PLGA microspheres for improved antigen delivery to dendritic cells as cellular vaccines.Adv.Drug Delivery Rev.,2005,57:475-482.]。(2)聚γ-谷氨酸类纳米粒子载体,γ-PGA本身是溶于水的,故很难直接用来微囊包蛋白等药物,故需要修饰成两亲性或疏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γ-谷氨酸与聚L-苯丙氨酸乙酯共聚物(γ-PGA-L-PAE)。优点是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缺点是包封率低于50%,制备过程中存在油水界面,难以保持亚单位蛋白疫苗的自然构象,生物降解慢[Yoshikawa T.,Okada N.,Oda A.,et al.Nanoparticles built by self-assembly of amphiphilic gamma-PGA can deliver antigens to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with high efficiency:a new tumor-vaccine carrier for eliciting effector T cells.Vaccine,2008,26:1303-1313.]。
结构脆弱的蛋白大分子药物体内输送剂型开发需要一个能够全面解决上述所有问题而且简便易行的技术方案。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CHEN,Li;ZHU,Hua;JIN,Tuo;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STABLE PLOYMER AQUEOUS PHASE-PHASE EMULSION AND ITS USE,Publication Number International:WO/202/000778,Application No.:PCT/CN2001/001033](陈励;朱华;金拓;稳定的高分子水相-水相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公开号为,WO/2002/000778,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01/001033),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稳定的乳液(高分子水相-水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及其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该乳液与常规乳液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分散相和连续相均为水溶液,因此对亲水性的蛋白大分子有个良好的内水相微环境。但是,该乳液在体内输送时外水相聚乙二醇被稀释会造成渗透压改变,内水相破裂,蛋白大分子溶液释放出来。蛋白药物在体内输送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裹蛋白大分子药物的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蛋白药物囊泡在体内输送时容易破裂和药物漏出的技术性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裹蛋白大分子药物的纳米囊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蛋白药物囊泡在体内输送时容易破裂和药物漏出的技术性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高效抽滤装置
- 下一篇:泊洛沙姆-烟酸前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