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中性笔墨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2965.1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5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邹林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双林制墨涂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6 | 分类号: | C09D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中性笔 墨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中性笔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属书写油墨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中性笔生产大国,其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但迄今为止用于中性笔的核心材料-中性墨水却仍依赖进口,且进口中性墨水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导致我国制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阻碍,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由制笔大国向制笔强国的迈进。因此,研究和解决中性墨水制备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实现高品质中性墨水的国产化对推动我国中性笔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圆珠笔用墨水属溶剂型油墨,难溶于水且具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而油性圆珠笔油墨多为染料型,可在吸收界面与非吸收界面上书写,所形成字迹不易被擦去却易被氧化,不可作为存档记录使用。同时,因油性圆珠笔油墨粘度高,导致圆珠笔在书写时存在出墨欠流畅,书写费力手感差,出墨量不均匀等问题;水性圆珠笔使用纯水性墨水,纸张对其吸附性强,在非吸收材料界面书写时会有表面固着性差易擦掉等问题。
中性墨水的出现克服了以上二种书写笔具的缺陷,中性圆珠笔特性界于油性圆珠笔与水性圆珠笔之间,它的书写原理与上述二种一样,但对使用的中、性墨水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对中性墨水的分散性、触变性等均有很高的要求。
本发明就是要克服和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书写稳定性好、出墨流变均匀、书写流畅、耐久性高等特点的中性墨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该绿色中性笔墨水主要由:酞菁绿、丙二醇、乙二醇、交联丙烯酸盐共聚物钠盐、苯甲酸钠、苯并三唑、韦兰胶、软化水等组成。
按以质量百分数为:酞菁绿2.0~6.0;丙二醇8.0~12;乙二醇2.0~6.0;交联丙烯酸盐共聚物钠盐2.0~8.0;苯甲酸钠0.5~2.0;苯并三唑0.2~1.0;韦兰胶0.2~1.0;软化水65~80组成。
其制备方法为:在搅拌下向少许软化水中加入韦兰胶,得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酞菁绿、丙烯酸盐共聚物钠盐和余下的软化水,所得混合液用砂磨机研磨分散1h;搅拌下加入其它组份的溶液,继续1h,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过滤,检验合格后装入包装密封容器中即得绿色中性笔墨水。
具体实施方法
1、分别按质量百分数称取酞菁绿4.0;丙二醇10;乙二醇3.0;交联丙烯酸盐共聚物钠盐6.0;苯甲酸钠1.0;苯并三唑0.5;韦兰胶0.5;软化水75%,待用。
2、在搅拌下向35份软化水中加入韦兰胶,得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酞菁绿、丙烯酸盐共聚物钠盐和余下的软化水,所得混合液用砂磨机研磨分散1h;搅拌下加入其它组份的溶液,继续1h,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过滤,检验合格后装入包装密封容器中即得绿色中性笔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双林制墨涂装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双林制墨涂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9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住宅门窗激光防盗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氧化物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